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 债市的三大特征与组合调整-200426

《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 债市的三大特征与组合调整-200426(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债券策略周报: 债市的三大特征与组合调整-200426(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近期债市出现利率绝对水平低、期限利差高、资产负债倒挂严重的三大特征。短端利率已经接近09年低点,预计下行空间有限,将进入平稳阶段。债市三大特征导致投资者做平曲线的冲动出现。二季度可能是债市寻底并筑底阶段,久期策略仍可保持但不轻易加码,建议沿曲线做轮动,中短信用票息的性价比开始好于5年期利率债。操作上,短期博弈曲线小幅做平机会,但整体组合久期不建议更激进,供给压力和负债成本制约空间。长端利率债+中短久期信用债+适度杠杆仍是主流配置组合,转债仓位取决于规模和择券能力。
特征一:利率绝对水平很低
受新冠疫情影响,债券市场上演了快牛行情,十年和一年国债分别下行至2.5%和1.1%左右,各期限利率均在历史最低水平附近。当前收益率曲线已经较为陡峭,收益率曲线后续如何变化取决于短端利率下行空间还有多少。短端利率下行空间取决于资金利率的走势,尤其是隔夜回购利率的变化。4月7日央行将超储利率从0.72%下调至0.35%,隔夜回购日内最低利率突破了此前0.72%的下限,最低一度下行至0.6%。但超储利率下调以后资金利率并没有如期出现进一步的下行,0.6%似乎成为回购利率的底。
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间?
首先,隔夜资金的供需关系限制了回购利率的下行空间;其次,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仍偏高;第三,超储率还难以比肩09年初,近期缴税对资金面有一定扰动;此外,资金利率过低易引发进一步加杠杆行为,监管机构也不愿看到过低的资金利率。因此,资金利率中枢的下降需要看到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缓和、税期扰动过去、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明显下降等,在存准利率调降之前,资金利率的底部可能已经出现,这也意味着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短端利率预计进入平稳运行阶段。
特征二:期限利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从收益率曲线形态上看,本轮介于2009年和2016年之间,2009年随着巨量信贷的投放,经济企稳回升,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退出,7月份央票重启确认了债熊行情的开启,曲线开始进入“熊平”阶段;2016年金融加杠杆之下债券需求力量膨胀,曲线从陡峭走向“牛平”。今年的市场环境兼具2009年和2016年的特征,财政政策刺激力度较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也较大,但是财政政策空间不及2008年,金融体系扩张不及2016年。
本轮期限利差后续如何演绎?
从历史来看,收益率曲线陡峭很难长期存在,都要面临一个均值回归的过程。本轮曲线是否平坦以及如何平坦的关键在于会否形成长期衰退预期,曲线平坦化有三种可能方式:第一,油价继续下跌,风险资产调整,投资者沿着曲线找机会;第二,疫情形势再生变数,尤其是欧美“重启经济”的进程慢于预期;第三,经济逐步恢复+宽货币有序退出导致熊平。
特征三: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倒挂严重
当前债市的第三大特征是资产负债倒挂较为严重,负债端成本下行缓慢的原因在于:流动性监管要求等导致的存款争夺是银行负债成本高的源头;理财同质性强使得理财缺少客户粘性,且面临结构性存款等竞争,为了维持规模必须保持相对高收益率;多数保险机构对银行渠道的依赖度高,成本下降速度最慢。而外资没有国内负债成本的概念,成为近期重要的边际力量。资产负债严重倒挂导致几个结果:市场真正的配置资金缺乏,市场结构不稳定;信用利差被动走阔;部分投资者被迫选择拉长久期。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外资行为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