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如何分析公司是否会出现偿债资金缺口-200525

《渤海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如何分析公司是否会出现偿债资金缺口-200525(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如何分析公司是否会出现偿债资金缺口-200525(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如何分析公司是否会出现偿债资金缺口
公司发行的债券发生违约的本质原因是公司出现了偿债资金缺口,围绕这一话题,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讨论,分别是:(1)资金的来源减少;(2)资金的支出增多。
公司可获取资金的方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1)靠企业自身经营造血,(2)公司通过外部融资,(3)公司通过资产变卖,抵质押,(4)公司获得股东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公司耗损资金的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1)外部并购扩张频繁,激进投资,(2)公司大规模的偿还外部借款和债务,(3)公司对外担保规模大,面临的担保代偿风险。
违约企业案例研究分析
统计首次违约主体个数,2019年发生实质性违约的主体共计39家(不包括中小企业债)。我们从中抽取10家违约主体作为案例,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分别是:“河南众品股份、河南众品食品、大连天宝、盐湖股份、东方金钰、金洲慈航、康得新、东辰控股、山东胜通、国购投资”。
归纳总结2019年违约企业特点
我们对这39家违约主体按上文探讨的“是否会出现偿债资金缺口”的分析框架,进行违约原因的梳理。发现在39家违约主体中,有28家出现明显的经营性风险/盈利下滑/持续亏损的现象,另有28家出现明显的债务负担重/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化,面临短期集中兑付压力的现象,有19家出现明显的激进投资现象,另有19家出现明显的股权质押高,股权冻结的现象,有14家出现明显的受限资产比例高,资产冻结的现象,有12家出现明显的应收类款项规模大/应收类款项周转率下降/坏账风险大/关联占款严重的现象,有10家出现明显的财务成本上行,严重侵蚀利润的现象,有8家出现明显的担保比例大,代偿风险高的现象,有5家出现明显的商誉规模大/计提减值规模大的现象,另有5家出现明显的银行抽贷/区域融资恶化的现象,有4家出现明显的存货规模大/存货周转率低/减值风险大的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内生造血不足及债务期限结构的不合理,是企业信用风险恶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对有瑕疵的企业,测算企业是否会出现偿债资金缺口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了信用债投资的博弈点。
风险提示
统计口径不同带来的数据偏差,分析框架建立的主观性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