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保险行业2020年保险中期策略:步入低成长阶段的保险股,切换估值锚-200717

《中银国际-保险行业2020年保险中期策略:步入低成长阶段的保险股,切换估值锚-200717(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保险行业2020年保险中期策略:步入低成长阶段的保险股,切换估值锚-200717(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上半年,保险板块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新单销售+行业渠道弊端暴露+长端利率短期下滑,引发市场对于利差损担忧等因素,多方抑制保险股估值。当前保险股估值向下空间有限。关注保险估值新核心驱动因素变化。
疫情使保险公司原有弊端暴露。“新冠”疫情在春节后爆发,保险股大幅跑输大盘。直接原因是由于疫情下原有线下展业方式难以推进,上市险企虽然短期内迅速转向线上培训及销售,但仍然无法替代线下营销,新单增速承压。本文提出疫情并不是影响了2020年上半年新单销售,而是使保险公司原有代理人人数下滑+产能低下的弊端暴露。
宏观环境变化:利率下行给保险行业带来阶段性考验。一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市场担忧险资配置及再投资被拉低投资收益;并且由于我国寿险行业负债端成本具有部分“刚性兑付”的属性,市场对险企利差损担忧再提,多重因素下抑制保险股估值。但实际上,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已由分红险/万能险逐步转型为重疾险,对于利差的敏感度下降,万能险及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也在逐步下修。经过测算,在短期长端利率下降的情况下,险资综合收益率在4.2-5%区间。而投资收益率对于EV影响在-7.6%至-9.9%区间,小于保险估值的降幅。市场过度担忧短期长端利率下调对于保险基本面的影响。
上市险企处于寿险改革时期,疫情到来突临“大考。此次疫情对于行业冲击持续时间较长,除外部环境变化外,也与寿险行业正处于改革时期有关。目前寿险行业正处于外部环境、消费这需求以及个人财富积累等变化,叠加新兴保险业态对于传统寿险的冲击。上市险企均处于改革时期,航母航向比吨位更加重要,改革仍需时间执行。
2020年是保险重疾险产品新旧切换年。2020年寿险行业正在经历重疾定义及重疾发生率调整,2020年保险公司产品端有望做出重大变革,其中包括:(1)重新规范定义抑制消费误导;(2)重疾发生率调整产品还利于消费者,预计新重疾发生率下产品有望小幅降价;(3)不同地区经验发生率存在差异,大湾区或是重疾经验发生率分化试点。因此在2020年下半年是保险行业蓄力改革产品供给侧的重要时期。
投资建议
当前保险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向下空间有限。关注保险估值新核心驱动因素变化。“新冠”疫情对渠道影响>新业务影响,行业改革推动韧性。预计下半年受疫情影响负债端的不利因素弱化,叠加下半年重疾定义及和重疾发生率调整,上半年人力储备带来的产能刺激,下半年或出现阶段性高景气,新业务有望同比持平或小幅正向增长。长端利率企稳反弹,低位预期扭转保险估值。一季度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市场对于低利率的担忧持续压抑保险股估值。市场反应放大了短期长端利率下行对于保险公司基本面的影响。随着二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企稳反弹,长端利率在低预期基础上扭转,驱动保险公司资产端估值修复。监管压力出现边际放松,行业进入“后疫情时代缓冲期”。
风险提示
政策出台、国际环境、疫情发展以及市场波动对行业的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