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信用债周报:信用债周度净偿还,市场成交量上升-200721

《渤海证券-信用债周报:信用债周度净偿还,市场成交量上升-20072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信用债周报:信用债周度净偿还,市场成交量上升-200721(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一级市场:信用债周度净偿还,发行利率整体上升
7月14日至7月20日,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共发行195只,发行金额1,844.40亿元,周环比上升29.11%。信用债净融资额-95.54亿元,周环比增加124.73亿元。
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大部分上升。1年期品种利率变化幅度为-1BP至9BP,3年期品种利率变化幅度为2BP至9BP,5年期各品种利率变化幅度为2BP至8BP,7年期各品种利率变化幅度为4BP至8BP。
二级市场:市场成交量上升,信用利差整体走阔
7月14日至7月20日,信用债合计成交6285.68亿元。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融、定向工具分别成交323.56亿元、126.20亿元、3221.73亿元、1985.98亿元和628.21亿元。企业债和公司债较前周成交量均有所下降,中期票据、短融和定向工具较前周成交量有所上升。
信用利差方面,中短融、企业债和城投债信用利差整体走阔。分等级看,AAA级和AA+级,1年期品种利差均缩窄,其余期限品种利差走阔,AA和AA级中,各期限品种利差均走阔。高评级品种中短久期期限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具体来看,中短融3Y-1Y和5Y-3Y期限利差分别位于94.80%和78.90%分位数;企业债3Y-1Y和5Y-3Y期限利差分别位于94.50%和73.80%分位数;城投债3Y-1Y和5Y-3Y期限利差分别位于94.60%和71.20%分位数。各品种的评级利差整体走阔。
信用评级调整统计
7月14日至7月20日,共有10家公司评级(展望)进行调整,其中1家公司评级(展望)下调,数量较前周不变;9家公司评级(展望)上调,数量较前周增加4家。
违约债券跟踪统计
本周共有8家信用主体发生违约,分别为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7康得新MTN002”;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8华讯03”,“18华讯02”和“17华讯03”;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7胜通MTN001”;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5中城建MTN001”;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7康02EB”;北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8北讯04”;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8丰盛01”;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发生违约的债券为“17中融新大MTN001”。以上均为实质违约。
投资观点
上周各期限品种的发行指导利率延续上行的趋势,但上行幅度缩小为-1bp到9bp之间,信用债一级市场的发行成本上行,导致7月份连续2周信用债发行规模小于总偿还量,周内净融资额为负。上周信用债二级市场成交量仍呈上升状态,主要由于发行人对新发债券成本控制力度较强,使得投资人认购新券情绪不高,存量资金流动到二级市场,提升了交易的活跃度。上周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整体走阔,高评级品种中短久期期限利差处于历史高位。
上周虽无新增违约主体,但发生违约的债券较多。在我们半年度策略中,也提到目前信用风险恐有被低估的可能。原因有二:(1)上半年,债券到期处置方式呈多样化,例如:债务置换、打折兑付、展期、劝退等,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到期未进行偿付均可构成违约。(2)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主体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部分企业恢复正常经营仍需一定时间,且2015-2016年大批民企依靠负债驱动进行并购投资,造成杠杆率高企;央行货币政策也从超量支持向正常时期恢复。由此,投资人在追求票息时,也需要警惕宽信用逐渐褪去后的信用风险。
风险提示
经济波动超预期,政策超预期,企业再融资能力大幅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