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证券-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点评-200821

《国开证券-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点评-20082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证券-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点评-20082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8月14日,深交所宣布计划于8月24日组织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
点评: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同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首批挂牌25家公司,成为A股率先实施注册制的板块。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随后创业板注册制迅速推进,6月12日深交所即发布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在同月开始接受申请,8月14日首批企业即将上市,创业板成为A股第二个实施注册制的板块。
与科创板不同的是,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将增量与存量改革同步推进,在首批注册制发行的新股增量上市的同时,存量股票也在交易制度上发生较大变化。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的制度变化。
1、上市制度放宽。此前创业板上市需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注册制后创业板上市标准为:(1)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2)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3)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引入市值标准,弱化盈利要求,对于处于成长期,又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说,是个利好。
2、退市制度完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退市的各项指标方面均有所增加:(1)交易类指标方面: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指标,适度调整成交量和股东人数退市指标;(2)财务类指标方面: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改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退市触发年限统一为两年;(3)规范类指标方面:新增“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指标。在退市流程上,未来创业板将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对交易类退市也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
3、交易制度变化。(1)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增量发行的上市公司交易制度与科创板一致,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当日盘中价格变化达到开盘价的130%、180%、70%、40%将临时停牌;(2)新发行公司首个交易日起即可作为两融标的,此前为三个月后;(3)创业板存量上市公司和相关基金单日涨跌幅从10%放大到20%;(4)创业板增加盘后的固定价格交易时段(15:05-15:30);(5)下单申报方面,在单笔申报100股及整数倍的基础上,限价申报上限调整为20万股、市价申报上限调整为10万股、盘后固定价格上限100万股;(6)对创业板股票连续竞价期间申报设置上下2%的有效竞价范围;(7)新增创业板股票特殊标识。
4、投资者适当性趋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对新开户投资者的证券交易经验为需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资产要求提高到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10万元以上。
创业板注册制交易制度变化对新股的影响。
科创板设立至今已有160家公司上市交易,从过去一年余的经验来看,这160家公司上市首日收盘对发行价涨幅平均为170.3%,中位涨幅为130.3%,最大涨幅为923.9%,最小为-2.1%。在随后的5个交易日内科创板公司平均涨幅为-2.54%,中位值为-5.09%,约6成科创板公司下跌,仅有4成公司上涨。
创业板近1年来有71家公司上市,其中绝大多数公司在上市后都出现连续涨停,平均未开板涨停数为8.84次,中位数为8次。开板日价格与发行价相比平均涨幅为233.9%,中位涨幅为180.6%,最大涨幅为870.3%,最小涨幅为49.8%。开板后5日内平均涨幅为-2.91%,中位涨幅为-9.16%,其中3成公司上涨。
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开板前的平均涨幅显著大于科创板公司,当然这与创业板发行市盈率相对较低有关,但如果将科创板上市后5日涨跌幅与创业板新股开板后5日的表现对比,可以看到创业板新股开板后表现弱于科创板,或许与连续涨停导致新股价格有所高估有关。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实施后,其发行价格的估值也普遍突破了此前默认的23倍市盈率天花板,我们认为其新股首日涨幅或低于注册制前连续涨停后价格。
创业板注册制交易制度变化对存量公司的影响。
科创板正式推出已逾一年,期间年化波动率为67.41%,同期创业板波动率为56.49%。科创板上市公司日均振幅6.65%,中位数为5.98%。创业板公司日均振幅为4.28%,中位数为4.24%,最近1年以来新上市的67家公司日均振幅为4.53%,中位数为4.52%,或许与连续涨停导致日内振幅失真有关。
我们认为,创业板注册制交易之后,其年化波动率将会较此前有所增大,日均振幅也将放大。在实施注册制初期,投资者在风险偏好未出现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应对标的振幅放大的主要方式是降低交易仓位,短时期内可能会导致市场交易情绪减弱。
中长期来看,注册制改革后有利于形成进退有序的资本市场生态,市场波动加大也会让投资者更为注重投资标的的基本面,有助于推动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风险提示: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国内疫情再度爆发,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全球疫情失控,中美关系全面恶化,全球经济超预期衰退,国内外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