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策略周报:从宽货币到宽信用-200913

上传日期:2020-09-13 23:40:43 / 研报作者:燕翔2021年海外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16年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朱成成许茹纯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策略周报:从宽货币到宽信用-200913.pdf
大小:75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策略周报:从宽货币到宽信用-200913

国信证券-策略周报:从宽货币到宽信用-200913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策略周报:从宽货币到宽信用-200913(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策略周报:从宽货币到宽信用-200913(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策略观点:从宽货币到宽信用核心观点:为对冲疫情的影响,央行上半年采取下调ML国信证券F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过自疫情在国内基本得到有效策略周报控制后,央行的货币政策态度也开始出现了边际变化,后续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导向以及传导效率的提高。

这一过程中再伴随着财政政策的逐渐发力,于是我们很自然的看到了宽从宽货币到宽信用货币朝宽信用的政策转向。

国信证券本周五公布的8月份社融数据再超预期,显示宽货币到宽信用仍在继续。

结构上看,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正是8月社融增速上行的主要动力,我们预计9、10月份政府债策略周报券发行仍将对社融增速形成支撑,实体经济的宽信用格局有望延续。

8月份社融数据再超预期,宽货币到宽信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用仍在继续。

8月社融当月新增值35800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值2.73万亿元,同比多国信证券增13844亿元,存量27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相比上月小幅回升0.4%。

8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2800亿元,策略周报同比多增700亿元。

8月M1同比增速为8.从宽货币到宽信用0%,相比上月上行1.1%,M2同比增长10.4%,相比上月继续回落0.3%。

总体来看,8月份社融数据再超预期,反国信证券映宽货币到宽信用仍在继续。

结构上看,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是8月社融策略周报增速上行的主要动力。

从社融数据的结构上看,8月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值14200亿,同比多增11从宽货币到宽信用56亿元。

表外融资(未国信证券贴现银行承兑票据、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当月新增共计710亿元,同比多增1725亿元。

当月企策略周报业债券融资新增3633亿元,同比多增249亿元。

当月新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从宽货币到宽信用资1282亿元,同比多增1026亿元。

当月新增外币国信证券贷款397亿元,同比多增644亿元。

当策略周报月政府债券13800亿元,同比大幅多增8729亿元。

与政府债券大量发行对应的是,8月份新增政从宽货币到宽信用府存款5339亿元,同比多增5244亿元,这也是M2增速出现下行的主要原因。

其实货币政策的态度自疫情以来已经出现了边际变化,后续将更加注重精国信证券准导向。

为对冲疫情的影响,央行上半年采取下调MLF利率、降低策略周报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过央行在最新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从宽货币到宽信用、控通胀的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边际变化,与前期强调“逆周期调节稳增长”相比,后续货币国信证券政策将更加精准导向,并将更加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不过我们预计9、1策略周报0月份政府债券发行仍将对社融增速形成支撑,实体经济宽信用格局有望延续。

今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从宽货币到宽信用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财政部7月29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国信证券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争取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

根据财策略周报政部数据,截至8月底,今年专项债券累计发行28969亿元,占全年计划37500亿元的77.3%,即剩下额度将在9、10月份发行,预计对后续的社融增速仍将形成支撑。

风从宽货币到宽信用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基本面出现严重恶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