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中国医疗行业生物科技系列报告(一):ADC抗体偶联药物-201219

《浦银国际-中国医疗行业生物科技系列报告(一):ADC抗体偶联药物-201219(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中国医疗行业生物科技系列报告(一):ADC抗体偶联药物-201219(124页).pdf(1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首次覆盖ADC抗体偶联成为新研发热点。 在国外大型制药企业投资ADC研发领域的同时,国内药企也纷纷在ADC研发领域布局。 我们从ADC领域出发,覆盖了市场上研发ADC药品的生物科技港股公司。 我们首次覆盖东曜药业(1875.HK)、云顶新耀(1952.HK)以及荣昌生物(9995.HK),均给予“买入”评级。 ADC抗体偶联成为新研发热点:ADC药物结合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的优点。 新靶点存在研发风险,超越现有治疗方法难度加大,ADC药物则可以通过结合已知靶点的抗体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结合,使对单抗耐药或是免疫治疗无效的肿瘤患者受益。 ADC药物的技术门槛高,未来技术平台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研发ADC药物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全球已有11款ADC药物上市,但中国仅有Kadcyla与Adcetris两款进口药物在2020年获批上市。 在国外大型制药企业投资ADC研发领域的同时,国内药企也纷纷在ADC研发领域布局。 药物研发较为领先的企业包括荣昌生物(RC48)、东曜药业(TAA013)、百奥泰(BAT8001)等。 我们从ADC领域出发,覆盖了市场上研发ADC药品的生物科技港股公司。 东曜药业(1875.HK):严重被低估的翻倍股。 东曜药业的主要药品为贝伐珠单抗类似药TAB008和ADC药物TAA013。 我们采用rNPV的估值方法得到TAB008和TAA013的每股价值分别为5.6和3.5港元,总体估值为每股价值为9.1港元。 我们认为市场普遍没有意识到公司价值,并没有考虑进入集采迅速扩量的情况,也没有反映ADC抗体偶联药品TAA013。 两款新药上市确定性高,随着明年临床推进,股价拥有翻倍的上升潜力。 此外,License-out的TAB014可能带来里程碑款等,CDMO业务也将会贡献部分收入。 云顶新耀(1952.HK):闪耀的新星。 “引进来”的政策利好极大地有利于将国外项目引进中国开发和商业化的云顶新耀的商业模式。 云顶新耀布局肿瘤和抗感染领域,管线内的Trodelvy和Xerava均为海外已上市产品,研发风险较低,有望复制再鼎医药的市值上升曲线。 我们采用rNPV的估值方法,估算出公司的估值为76.5港元。 荣昌生物(9995.HK):走向世界的中国创新药企业。 荣昌生物在中美两地推进药物上市还具有切实的执行力,泰它西普(RC18)在2020年4月获得美国FDAII期临床试验(IND)许可和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公司计划将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全球临床试验。 此外,RC48(ADC药物)也向FDA提交了针对GC进行的IND,获得FDA批准针对UC进行II期临床研究,并在7月和9月分别授予快速通道资格及突破性治疗认证。 我们采用rNPV的估值方法,主要产品RC18由于在美国上市的潜力而估值较高为67.5港元,公司整体估值为86.9港元。 投资风险:药物研发延误,临床试验失败;医保谈判降价超出预期;药品销售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