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万和证券-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把握复苏先机-201229

上传日期:2020-12-29 18:54:04 / 研报作者:沈彦東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万和证券-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把握复苏先机-201229.pdf
大小:120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万和证券-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把握复苏先机-201229

万和证券-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把握复苏先机-201229
文本预览:

《万和证券-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把握复苏先机-201229(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和证券-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把握复苏先机-201229(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疫苗是影响2021年全球经济预期的修复路径的关键变量。

与传统的经济衰退不同,2020年新冠疫情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引起的需求陡降是典型的外生冲击,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供给引起的。

所以需求复苏要看供给复苏的速度,控制疫情、提升供给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海外生产生活回归正常的希望。

在疫苗初期供应有限的情况下,接种的进度决定了摆脱疫情影响的快慢。

发达国家俱备先发优势,有望在明年二季度步入经济复苏快车道,并在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下保持到2021年下半年。

反观欠发达国家,预计到2022年中期才能基本实现大规模接种,导致全球供给端和需求端复苏脱节。

在不依赖疫苗的情况下,中国已率先控制住疫情,为制造业复苏取得了先机。

展望2021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摆脱疫情的时间存在分化,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受益。

从内部因素来讲,中国经济较疫情前的差距主要在服务业,随着明年内外防疫压力的减弱,主要是防止外部输入的压力减弱,中国的服务业有望加速回暖。

外部因素方面,发达经济体复苏预计开启库存周期,有望拉动中国相关产业链出口,随着国际贸易进一步恢复,很可能引起全球贸易共振;同时,由于中低收入国家仍困于新冠疫情,而中国疫情控制良好,出于避险因素转移至我国的出口订单仍将留在中国,支撑出口。

中期因素方面,2021年还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双循环”框架下多项重点领域部署也将拉动资本开支。

简而言之,中国2021年有望保持良好的复苏态势,经济的主要推力在于服务业修复、海外复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海内外制造业补库存。

2021年CPI在猪价的影响下整体将低于2020年,但核心CPI和PPI预期上行。

核心通胀方面,疫苗投放后,随着消费场景及就业信心恢复,非食品价格修复,核心通胀预计先低后高,逐渐企稳。

PPI方面,明年上半年全球复苏预期强烈,国内工业品价格同步于经济周期经验规律大致成立,海内外补库存周期也会对于工业品价格有一定给带动,并且基数效应也不容忽视。

原油价格相较去年底仍有25%以上的跌幅,本轮疫后全球定价的商品可能会出现一轮斜率修复,预计PPI同比在一季度转正,或在5月触顶。

2021年政策主线为“稳杠杆”。

疫情爆发之后,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行双宽松。

自2020年6月起,央行及多位相关官员在不同场合提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表明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除和经济的渐进修复,前期宽松政策的退出是合理之意。

实际上下半年的货币环境已经回到中性。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明年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和经济修复,宏观经济将进入稳杠杆阶段。

考虑到2021年名义GDP增速将超过10%,社融增速或将自然与名义GDP增速大致匹配,意味着宏观杠杆率能够自然维持平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所以明年不会出现2017-2018年的去杠杆局面。

从社融看,财政空间预计回归正常区间,我们估计2021年狭义赤字率回到3%左右,专项债回到3-3.5万亿左右的水平,信贷政策工具有序退出、房地产融资严监管,信贷供给或边际承压,非标规模收缩幅度将提升。

从人民币汇率来看,明年上半年在出口和金融账户顺差的支撑下,人民币仍有上涨空间,下半年预计美元指数企稳反弹,人民币汇率或承压。

2021年经济进入“紧信用”阶段,先股后债。

我们以宏观杠杆率同比变化百分点表示杠杆变化的速率,可以看出今年宏观杠杆率抬升速度为2009年以来最高。

随着明年宏观政策转为“稳杠杆”,宏观杠杆率增速大概率见顶,债务扩张慢于经济增速,经济呈现“紧信用”格局,宏观流动性偏紧。

从DDM模型出发,权益市场取决于企业盈利、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

如前所述,我们预计2021年宏观杠杆率增速进入下行阶段,宏观流动性偏紧,无风险利率上行。

由于2021年上半年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PPI或于二季度见顶,行业景气度确定性较高的如服务业、中游设备类、出口产业链、有色金属等俱备盈利优势,分子端的盈利扩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估值下降的影响。

而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权益市场或面临盈利估值均承压的局面,对市场需保持谨慎。

债券机会在下半年逐渐显现。

债券价格反映了资金价格,也就是流动性松紧,明年无风险利率上行,尤其上半年斜率较大,逻辑上将对应债券承压,到明年年中的时候,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宏观流动性转为相对宽裕,更有利于债券资产。

而由于利率变化会被提前“PRICEIN”,债券机会最早或在明年一季度。

风险提示:疫苗产能、效果、接种范围不及预期;有效需求不足,通胀承压;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