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年风光新增装机望达90GW,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210110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年风光新增装机望达90GW,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210110.pdf
大小:798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年风光新增装机望达90GW,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210110

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年风光新增装机望达90GW,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210110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年风光新增装机望达90GW,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210110(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20年风光新增装机望达90GW,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210110(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周复盘
  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信一级)上涨8.17%,领先大盘2.72个百分点。整体市场表现方面,上证综指上涨2.79%,沪深300上涨5.45%,创业板指,上涨6.22%。电力设备子板块中,电气设备上涨0.57%,风电上涨4.15%,光伏上涨12.73%。此外,新能源车(中证)上涨9.88%,领先大盘4.43个百分点。
  本周SW公用事业(- -级)下跌1.52%,跑输大盘6.98个百分点。整体市场表现方面,上证综指上涨2.79%,沪深300上涨5.45%。公用事业子板块中,SW电力下跌0.47%,SW环保工程及服务下跌4.13% (跑输大盘9.58个百分点),SW燃气下跌4.17%, SW水障碌1.05% (跑输大盘6.50个百分点)。
  投资观点
  ◆光伏:短期需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变化(当前电池片价格开始承压)和机构抱团是否出现松动;我们需以1月31日业绩预告期,以及农历新年为重要观测点,长期上,我们坚定看好光伏行业。
  上周,根据智汇光伏初步统计,2020年全年装机大幅超预期,新增并网45.3 GW;中石化将与光伏企业合作,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均凸显各领域对能源转型方向的一致性;根据solarzoom数据,电池片价格因终端降价压力及组件开工率影响承压,二三线厂开始降价迹象,我们需要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变化短期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中长期看,我们坚定看好光伏行业: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宣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累计超过1200GW,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碳中和、能源局表态2021年风、光装机120GW;我们以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为假设测算,光伏2025年累计装机量达600GW,行业CACR-5为20%,赛道长期具备较强的确定性和投资价值,叠加平价周期和行业比较优势,助推行业估值中枢进一步抬升。
  2021年市场来看,把握供需偏紧,格局较优的环节: 1)平价周期;下价格和需求形成反馈机制,组件价格如果可降到1.4元/W以下,2021年全球装机应维持在160GW以上,应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波动和龙头的定价策略; 2) 2021年硅料供需偏紧、逆变器海外替代和格局变化,这两个细分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3)大尺寸、一体化趋势进- -步确定,可以减弱产能周期带来的利润波动,可持续布局; 4)产能周期和技术迭代周期推动设备放量,年中进一-步验证GW级HJT产品质量。
  推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福斯特、阳光电源、中环股份、晶澳科技;
  关注:爱旭股份、天合光能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帝尔激光福莱特(H)、信义光能(H)、中信博。
  电动车及锂电: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对行业的冲击有限;短期需持续关注机构抱团因素影响,长期坚定看好电动车行业。
  蔚来发布固态电池方案,对行业的冲击有限。2021年1月9日晚,蔚来举办了“NIODay 2020”,发布首款轿车产品ET7,并且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150kWh电池包(固态电池),可实现360Wh/kg的能量密度。
  全固态商用尚早,半固态变化较小。固态电池的迭代过程中,液态电解质含量将从20wt%降至0wt%,电池负极的锂含量逐步增加直至替换为金属锂片。半固态电池仍然会使用隔膜,仍然会使用液态电解液。
  清陶能源:国内固态锂电产业化领跑者。2020年,宜春一期1Gwh固态电池产线投产,宜春二期9GWh预计在2022年投产。根据总经理李峥的演讲,目前清陶能源的电池采用石墨作为负极,采用半固态的体系,2020年已经装车的电池能量密度约300Wh/kg,2021计划到350 Wh/kg,近几年目标为370-380Wh/kg。
  半固态电池对行:业的冲击有限。结合蔚来“NIODay 2020”发布的关于固态电池的技术要点,我们认为将于2022年Q4量产装车的固态电池大概率为半固态电池。参考清陶能源宜春一-期的环评报告以及蔚来公布的技术要点,与液态电池相比,主要的变化在于: 1)生产设备用浸润机替换注液机; 2)新增LiTFSI(锂盐)和LLZTO (锂镧锆氧粉体),同时继续使用隔膜; 3)负极使用硅碳体系,锂用量增加; 4)正极使用纳米包覆的高镍三元材料。除此之外,其他生产设备及所用材料和液态锂电池相同。
  半固态电池使用硅碳负极补锂、高镍正极包覆技术后,能量密度确实有明显提升。但是,首先该电池能否在2022年Q4量产装车仍不能完全确定,其次即便量产,或许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较小,头部电池企业大多有相关的布局,建议重点关注锂用量增加、以及在固态电池有布局企业的逻辑,关注赣锋锂业等;其次关注天赐材料、江苏国泰等企业也具备生产LiTFSI的能力。
  (2)新能源汽车:我们坚定看好电动车行业,全球碳减排趋势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趋势确立,未来5年新能源车销量CAGR逾30%,供应链全线提振复苏,持续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
  磷酸铁锂:从消费结构及成本、安全性层面,磷酸铁锂占比有望恢复;同时价格底部,需求改善有望带动量价齐升;此外,长期可以关注储能的逻辑。
  电解液: 2021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修复,六氟磷酸锂扩建周期在14-18个月之间,但受过去几年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行业新增产能较少,2021年六氟磷酸锂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有望持续提升。
  隔膜:隔膜技术更新与降本迅速,干湿法价差缩小,2021年海外比例和整体涂覆比例上升,同时海外厂家扩产低于预期,海外电池厂加大对国内隔膜龙头的导入,都会带动单平净利提升。
  铜箔: 2021年铜箔需求量预计同比+27%,但锂电铜箔扩产周期一-般长达2-3年,使得铜箔整体产能短期释放比较有限,产能供给偏紧。
  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关注:赣锋锂业、恩捷股份、德方纳米、星源材质、天赐材料、国轩高科、璞泰来、嘉元科技三花智控、当升科技、新宙邦。
  (3)电动两轮车: 1)短期电动两轮车行业在疫情缓和后快速增长; 2)中长期to C市场因新国标即将迎来换购潮,并且集中度提升; 3) to B市场受益于共享电单车投放高峰; 4)龙头公司业绩迎来拐点。
  电动两轮车标的:推荐新日股份,关注雅迪控股(H)。
  风电行业存在预期差,关注装机量的预期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2021年持续关注具有全球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及海上风电装机。
  虽然因风资源分布和消纳因素,市场对风电的装机量仍然表示- -定怀疑,但风电的装机预期的抬升,股价也会进- -步被提振,当前行业存在预期差,既存在博弈空间,装机也有希望超预期,需持续关注下游电厂投资商态度,以及各省政策以及电网消纳层面的配套措施。
  上周,根据智汇光伏初步统计,2020年全年装机大幅超预期,新增并网48.9GW。据智汇光伏初步统计数据,我国2020年12月新增风电装机超过20GW,2020年全年新增装机48.9 Gw,较2019年增加23.2GW,涨幅高达90.0%。
  中长期来看,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代表,我们认为其装机量在“十四五”期间仍将较为可观,能源局也表态2021年风、光装机120GW,《风能北京宣言》提出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GW,更多是- -种自下而上的呼吁,需要综合风资源消纳情况来看,但据我们测算,未来五年,风电的年均新增装机应不低于30GW,整体每年维持30-40GW之间的可能性较大。海外方面,国际风电也进入高速发展期,叠加国内海风在地方补贴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2021年持续关注具有全球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及海上风电装机。
  推荐: 8月股份;关注:东方电缆、天顺风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A+H)。
  氢能及燃料电池: SK集团出资95亿,成为美国氢能巨头普拉格大股东;燃料l电池降本进程超出预期,业内公司布局、整合加速,下一阶段重点关注大型央企在加氢站推进的进度情况。
  SK集团出资95亿,成为美国氢能巨头普拉格大股东。2021年1月7日,SK集团旗下SK控股公司和SKE&S表示,公司投资1.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收购美国氢能行业巨头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 9.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普拉格能源拥有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以及电解槽、液态氢工厂、氢能源充电桩建设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目前独占美国氢能叉车市场,销售额增幅每年高达50%左右。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碳减排另-重要抓手,虽然行业刚处于起步期,技术、规模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变化: (1)政策端,城市群申报完毕,未来补贴政策将更精准的实施; (2)燃料电池降本进程的快速推进,国鸿、氢璞等都发布了自己低价电堆产品,约2000元/kW; (3)中央企业、地方配套、龙头公司的融资以及布局也正在加速推进。我们以2025年累计达10万辆进行计算,行业也将高速增长。
  推荐:亿华通U;关注:腾龙股份、美锦能源雪人股份、雄韬股份。
  电力设备及工控:关注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V2G等投资机会。
  (1)工业互联网: 11月20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工信部将加强政策引领,制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规划。“十四五”工业互联网或进入快速发展期。
  (2)能源互联网:随着国有资本改革深入、政府直接干预逐渐减少、价格机制高度市场化,能源电力企业将创造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
  (3)城市V2G智能网联,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 11月3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V2G应用示范。
  建议关注:汇川技术、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等;
  充电桩建议关注:特锐德、盛弘股份、中恒电气。
  环卫:估值处于底部,2021年Q1&H1业绩短期承压,但行业及龙头公司业绩及增长依然可观,同时上周龙马环卫开启回购方案体现公司对发展的信心;龙头公司配置可保障绝对收益,超额收益:需要把握市场风格变化。
  环卫运营:供需两侧同时进化,变革带来增长。“城市服务”兴起,环卫行业天花板进一步打开,预计2020年招投标年化金额有望超过600亿元;在市场的高度变革之下,供需两侧亦在同步进化,不论是需求侧的“城市服务”新业务,还是供给侧的智慧环卫平台/新能源设备智慧化崛起,都给未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不确定性。短期虽然外来者增多带来了市场集中度的短暂下降,但是我们认为未来两年直接竞争的影响不大,龙头拿单进度未见显著影响;此外,外来进入者的切入也加快了环卫企业变革步伐,推动城市服务商的形成。虽然2021Q1&H1在不享受优惠政策背:景下业绩增速同比将有一-定压力,但是根据我们测算,去掉2020年优惠政策的因素后,2021年环卫企业仍可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速。我们看好城市治理改革进程中主动变革,向着城市综合服务商进化的环卫、物管企业。
  环卫装备:政策推动电动化发展,龙头公司业绩及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在全球新能源化、城市智慧化的大背景下,叠加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和地方层面的政策落实,辅以适度的补贴和长期经济性的优势,我们看好纯电动环卫车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前景:市场空间方面,我们测算2021年纯电动环卫车销量有望破万辆,2025年有望破5万辆,占新增环卫车比重超30%,“十四五”年均CAGR有望达68%; 2021年需重点关注存量项目到期后重新招标所带来的新增及更新环卫车需求。驱动因素方面,短期政策主导(通过市场化环卫运营项目招标变相补贴),品牌和环卫运营项目拿单能力是核心竞争力;长期经济性主导,在降本降价趋势下- -体化制造企业更具成本及盈利优势。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业绩增速相对可观,但估值程度需持续考量增量国补政策推进情况和以及存量补贴补足预期的变化。
  投产高峰期带来业绩确定性,估值层面具备- -定吸引力。2019-2020年是各垃圾焚烧公司的资本开支大年,2020年前三季度的资本性开支已普遍超过2018年全年;而从各龙头公司的产能计划来看,瀚蓝环境、上海环境、绿色动力、中国天楹在2020年均有超过7000吨/旧项目落地,投产高峰期后也将给各公司带来较强的业绩增长确定性:从业绩上看,由于产能的密集落地,主流垃圾焚烧企业进入业绩兑现期,预计2020-2022年仍能够维持2025%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综合来看,2021年预测PE在15倍左右,仍具备吸引力。市场对国补退坡后项目收益率大幅下降有一-定担忧,但我们认为即便国补退坡,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刚性需求,地方政府也会增加垃圾处理服务费保持合理收益的预期。
  国补退坡提供预期波动机会,需持续关注国补政策及地方政府提价进度。2020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对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有关问题进行明晰。按照政策规定,补贴政策整体导向为:对增量项目“以收定支,做到新增不拖欠”,对存量项目“实行清单管理,进入清单项目即确权”。对于存量项目,我们需要把握两个政策预期: 1)发债解决补贴拖欠或者改善现金流是否已经开始;2)地方政府是否开始调价。如果这两件:事开始加速执行,市场预期则将转好。而对于增量项目,我们需持续关注两个政策进度: 1) 2021年垃圾焚烧发电增量项目补贴总额; 2)地方政府的招标模式改变,即如何竞争性配置,和不同地区对收益率的设定。。上述两方面政策目前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具体政策出台后与投资者原有判断的变化都会影响收益预期,因此需要持续关注政策的出台进度并及时更新对龙头公司估值的影响。
  推荐:盈峰环境、龙马环卫北控城市资源(H);
  关注:瀚蓝环境、伟明环保三峰环境、旺能环境、城发环境。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和订单签订低于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