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三诺生物-300298-跟踪快报:海外子公司业绩承压,CGM研发持续推进-210118

《中信证券-三诺生物-300298-跟踪快报:海外子公司业绩承压,CGM研发持续推进-21011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三诺生物-300298-跟踪快报:海外子公司业绩承压,CGM研发持续推进-21011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母公司血糖主业稳健增长,POCT快速放量。 海外疫情持续下PTS业绩承压,仲裁款项延迟确认影响当期利润。 CGM进展略超预期,上市后有望快速贡献增量。 母公司血糖主业稳健增长,POCT快速放量。 母公司主业稳健增长,拆分看:①预计2020年母公司零售端实现约20%销售增长(线上线下分别实现约15%/20%-30%的销售增速),主要受益于产品刚需属性显著,线上持续发力。 ②医院端全年有望实现15%-20%的销售增长(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医院业务销售持平,下半年加速明显),预计全年实现1.7-1.8亿元销售,考虑到医院布局的持续推进,2021年有望进一步大幅增长。 ③iPOCT业务2020年全年有望实现约1亿销售,其中iCARE检测仪全年推广约2000台。 叠加检测仪推广后拉动的试剂销售,预计2021年POCT业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海外疫情持续下PTS业绩承压,仲裁款项延迟确认影响当期利润。 受海外疫情持续且新冠试剂盒EUA认证获批进度推迟的影响,预计2020年PTS实现约4500万美元收入,亏损400万美元。 近期Trividia和Nipro的仲裁落地,Trividia获赔偿、律师费仲裁费近2000万美金,我们预计赔偿款项将于2021年确认。 我们预计Trividia全年亏损1300-1500万美元,考虑到心诺健康贷款利息费用且上市公司持股占比40%,预期Trividia拖累上市公司投资收益6000万元。 同时PTS因业绩亏损存在一定商誉减值压力,预计海外子公司亏损将明显拖累公司2020年业绩。 随着2021年海外疫情如预期好转后美国POCT检测需求恢复、Trividia仲裁赔偿落地及运营效率优化,预计2021年PTS及Trividia有望同步实现扭亏。 CGM进展顺利,上市有望快速贡献增量。 我们预计当前公司CGM产品注册检测已接近尾声,将于2021Q1申报国内临床。 2020年CGM全行业销售空间广阔且竞争格局良好。 考虑到公司产品技术先进性(第三代传感器)及全球供应链、渠道及成本端优势,参照德康、美敦力、雅培的产品销售格局,预计公司CGMs产品上市后有望于2023年快速突破10亿人民币销售规模。 中长期看公司将通过CGMS的布局在糖尿病领域实现点(指尖血血糖仪)-面(糖化血红蛋白)-线(CGM)的测量结合,助力产品线立体化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风险因素:血糖仪在医院市场销售不及预期;POCT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海外子公司经营形势未达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血糖监测领域龙头,血糖监测主业持续稳健且料在医院端发力在即,POCT多个优质新品将迎来放量贡献业绩,合力下预计2021年业绩弹性可观。 考虑到海外子公司因疫情持续等非经常事项明显亏损,2021年海外公司有望摆脱非经常性因素扭亏,调整公司2020-2021年EPS预测至0.56/0.88元(原为0.73/0.84元),并新增2022年EPS预测为1.08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