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地方两会研究专题报告: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信息?-210128

《中信证券-地方两会研究专题报告: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信息?-210128(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地方两会研究专题报告: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信息?-210128(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复盘历史,上海、北京的地区经济增速目标比较接近全国增长目标,预计全国经济增长目标也可能按照底线思维的表述为“6%以上”。 考虑到2020年低基数因素,预计2021年实现6%以上的增速目标难度不大,因此更加需要关注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产业机会,尤其是抓住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领先全球其他经济体这一重要时机窗口,聚焦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从重点任务部署来看,科技创新是大部分省份的首要任务,此外也包括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双循环、扩内需等方面。 事项:2021年1月中旬以来,各省陆续召开了地方两会并发布了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涵盖对2020年工作的总结,“十四五”期间的规划部署以及202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的展望。 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 疫情对各省市的经济拖累程度存在差异,相对来说,上海、北京、浙江、重庆等省市表现较好。 在2020年各省市全年GDP增速中,西藏的增速最高为7.8%,其次是贵州为4.5%,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增速为-5%。 结合各省的确诊人数在常住人口数的占比与经济增速的关系来看,各省的经济增长确实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较为显著。 对比各个省份,北京、上海疫情较为严峻,但仍然实现了1%-2%的正增长。 浙江、江西、重庆、安徽、宁夏等地区也在同等的疫情影响程度下,实现了相对更高的经济增速。 从各省的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说,消费是主要的拖累项,投资是重要拉动项。 除黑龙江、贵州、江西、重庆、浙江、海南和上海7个省份外,其余省份消费均为负增长。 湖北省社消增速最低为-18.8%,其次是天津、北京和青海等地。 山西、上海、四川和吉林等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10%左右。 湖北和青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低,分别为-18.8%和-12.2%。 复盘历史,上海、北京的地区经济增速目标比较接近全国增长目标,预计2021年全国增长目标也可能按照底线思维的表述为“6%以上”。 复盘历史,我们采取不同方法通过地方两会的分省份增速目标来估算前瞻全国增速目标,结果来看,上海和北京地区的经济增速在2015年到2019年的五年中,基本上与全国的经济增速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2021年,以上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均定位6%以上,预计全国两会也可能按照底线思维采用“全国经济增速目标为6%以上”的表述。 当然,近些年官方在逐步淡化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也是“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考虑到2020年低基数因素,预计2021年实现6%以上的增速目标难度不大,因此更加需要注重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重要窗口期带来的产业机会。 今年两会各省的首要发展任务中,科技创新成为高频词汇。 淡化增速、聚焦质量的“十四五”,积极利用窗口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众多省份今年的首要任务。 除了经济发展的指标安排外,地方两会公布的对当年工作的任务安排也是政策部署的重要着力点,尤其是首要任务。 我们梳理了各省提出的首要任务以及前三项任务,科技创新成为各省首要任务中的高频词汇。 其中北京、吉林、福建、江西、湖南、重庆、安徽等多个省份的首要任务均为科技创新。 除了科技创新之外,数量排序第二位的是“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如内蒙古、湖北和陕西。 就各省前三项任务来说,除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外,主要集中在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双循环、扩内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