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全球央行月度观察:流动性最紧时期已过,但货币环境也不会过松-210203

《国金证券-全球央行月度观察:流动性最紧时期已过,但货币环境也不会过松-21020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全球央行月度观察:流动性最紧时期已过,但货币环境也不会过松-210203(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流动性最紧时期已过,但货币环境也不会过松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明显上行。 1月29日,DR001升至3.3%、DR007升至3.2%、R001升至6.6%、R007升至4.4%。 传统上,由于超额准备金供需之前的波动,春节前流动性相对会呈现偏紧局面。 但当前有所不同,与2018-2020年相比,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幅度明显强于季节性(图表2-5)。 近期相对偏高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不能仅仅用春节、月末因素来解释,背后反映着随着经济扩张进入中后期阶段,货币政策呈现中性略偏紧的态势。 我们预计流动性最紧时期已过,但货币环境总体不会呈现过松状态。 近期央行流动性操作相对偏紧,实际上对流动性造成了扰动。 考虑到当前经济处于扩张中后期,央行不会采取降准方式来提供流动性,主要通过逆回购(7-14天),以及MLF操作的方式来提供流动性,并没有采取临时性流动性工具(如2017年)。 与此前几年相比,央行流动性操作相对偏紧,实际上也对流动性造成了扰动。 当前经济扩张进入中后期阶段,通胀将温和上升,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呈现中性略偏紧态势,预计不会主动加息,但信用扩张速度将明显放缓。 2020年四季度实际GDP继续回升,同比6.5%,季调环比2.6%,全年实现GDP增长2.3%,经济已恢复至潜在增速水平。 经济扩张进入中后期阶段,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加强,表现在消费、制造业投资回升幅度加快,但地产、基建将边际减速,预计全年通胀呈现上升趋势,当相对温和,货币政策将呈现中性略偏紧的态势。 历史上我国的M2增速和信贷增速基本匹配的时候,对应着常态化货币政策阶段。 常态化货币政策背景下,预计信用扩张速度将有所放缓。 随着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叠加部分逆周期调节工具的退出(再贷款和创新直达工具等),以及政府债券发行量可能有所下降,今年社融增速、信贷增速将会放缓并回落,宏观杠杆率的波动将会更加平滑,稳杠杆将成为重要任务之一。 全年来看,2020年新增社融34.86万亿元,基本接近我们年初预估的35万亿元水平。 可以看到2020年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量的宽松非常明显。 往前看,随着经济复苏继续延续,货币政策继续回归正常化,政策利率上调可能性相对不大,但信用扩张增速将逐步放缓。 预计今年社融存量增速或将回落至11%左右,新增社融预计在30-33万亿元;M2增速或将降至9.5%左右。 信贷增速将放缓至10-11%,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为18-20万亿元。 二、全球央行观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远没有考虑“退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欧央行:拉加德表示欧元区通胀“仍然非常低”,预计负通胀将持续到2021年初。 日本央行:黑田东彦表示不太可能改变原有货币政策走向,且目前因疫情陷入衰退的日本经济也使得维持当前刺激计划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三、文献推荐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价格水平风险和替代货币政策策略的一些长期影响;货币政策预期、基金经理和基金回报:来自中国的证据(FED)。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政策应对措施和方法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