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2月跟踪报告:再融资缓释风险,专项债蓄势待发-210308

《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2月跟踪报告:再融资缓释风险,专项债蓄势待发-21030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地方债2021年2月跟踪报告:再融资缓释风险,专项债蓄势待发-21030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2021年前2月地方债仅发行再融资债券,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3.65万亿,较去年减少1000亿,但相比2019年增加1.5万亿规模,考虑到2020年是个特殊年份,专项债的增量仍是积极财政的重要抓手。 对于市场而言,预计3、4月份地方债将迎来供给高峰。 赤字率下调至3.2%,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 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随着疫情防范常态化,疫情冲击减弱,2021年赤字率下调至3.2%,较去年的3.6%下降。 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 财政规模仍主要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压减非急需刚性支出,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7.8%,高于去年。 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政支持。 2021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3.65万亿。 由于当前情况下我国面临的不单是流动性问题,而是经济动能非受迫性减弱以及融资结构性分层,仅靠释放流动性难解根本,为了标本兼治,保持地方债供给同样是缓释阶段风险同时维稳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 今年拟安排专项债3.65万亿,相较去年3.75万亿小幅下降1000亿,然而相较2019年则稳步上升1.5万亿。 同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 保持专项债规模将有效缓解地方财力缺口问题,继续对基建以及民生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地方债全年发行节奏预计继续提前,二季度占更多比例。 我们梳理了2015年到2020年每月的地方债发行规模占全年比例,并计算出历年发行节奏的平均值。 往年地方债发行节奏集中在6-8月份。 今年1-2月份无新增地方债发行,两会安排3.65万亿新增专项债发行,预计2021年地方债发行将会继续前置,4-6月或成发行高峰。 预计仍将在9月底前发完。 受节假日以及供给影响,二月地方债成交规模有明显下降。 以往地方债的成交额占全部债券成交额的比重约5%,成交额爬升缓慢,从2018年7月溢价改善以来成交额增加幅度明显提升,在2019年3月达到新高,月成交量过万亿,之后随着资金利率回调成交量再次回落至万亿以下。 2020年3月,地方债成交量大幅上升,在2019年3月后再次突破万亿,至7月地方债成交量达到1.69万亿元,为2015年以来最高值。 受到一级市场发行量下降影响,2021年2月各类债券成交量都有下降。 地方债成交量回落,仅为3013亿元。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未及时对冲地方债供给风险,资金市场利率上行,资金传导不畅导致再融资难度加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