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pdf
大小:67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

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
文本预览:

《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如何理解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结合两会期间和前后的相关公开信息,我们认为政府杠杆率问题主要体现是地方政府,首当其冲是部分区域法定债务杠杆存在上升压力,其次是隐性债务存在新增问题。

所以,可以合理估计政府杠杆率要有所下降,主要指的是地方政府,特别是部分重点区域,一方面需要降地方政府杠杆,另一方面需要严控隐性债务新增。

至于存量隐性债务理论上还是按照此前的指导意见进行化解。

市场所担心的,并不仅仅是这个层面的降杠杆,毕竟2017-2018记忆犹新。

监管与去杠杆似乎总是选择在经济稍有起色的阶段――“见好就收”。

而且各种收的政策相互之间会形成一种更强的合力。

永煤事件之后,机构赎回压力已然加大,直接踩雷的资管产品必须直面平仓,对于疑似或有风险之资管产品,机构以谨慎之心态对待,导致压力有增无减。

当前市场行为日益趋同,信用债供需再度出现失衡,信用风险的恶化与扩散已经是客观存在。

到此时,市场可能就剩下最后的一道心理防线――城投。

毕竟金融机构主要信用资产的投向所在。

如果触发,2018年侥幸逃过的至暗时刻将确定来临。

后果会如何?虽然打破刚兑似乎是为了建构一个更加健康的信用环境,但实际上,信用债市场可能会遭受大幅度的冲击,连带金融机构也会受到波及。

中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一个管制型的大系统,对于一个已经有了4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利益固化格局而言,制度自身存在强烈内卷化的特征。

金融机构依附于这一制度特征而存在。

信用问题的缘起来自制度,来自历史,问题带有历史性。

政策端是否做好一定程度出清的准备,如果容忍度本身存在约束,就容易反复,历史问题的处理反而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还是那句话,对于长期历史形成的问题,还是需要辅之以一定的缓冲垫,严控增量,但更要妥善解决存量。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财政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