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

《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政策解读: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去杠杆?-2103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如何理解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结合两会期间和前后的相关公开信息,我们认为政府杠杆率问题主要体现是地方政府,首当其冲是部分区域法定债务杠杆存在上升压力,其次是隐性债务存在新增问题。 所以,可以合理估计政府杠杆率要有所下降,主要指的是地方政府,特别是部分重点区域,一方面需要降地方政府杠杆,另一方面需要严控隐性债务新增。 至于存量隐性债务理论上还是按照此前的指导意见进行化解。 市场所担心的,并不仅仅是这个层面的降杠杆,毕竟2017-2018记忆犹新。 监管与去杠杆似乎总是选择在经济稍有起色的阶段――“见好就收”。 而且各种收的政策相互之间会形成一种更强的合力。 永煤事件之后,机构赎回压力已然加大,直接踩雷的资管产品必须直面平仓,对于疑似或有风险之资管产品,机构以谨慎之心态对待,导致压力有增无减。 当前市场行为日益趋同,信用债供需再度出现失衡,信用风险的恶化与扩散已经是客观存在。 到此时,市场可能就剩下最后的一道心理防线――城投。 毕竟金融机构主要信用资产的投向所在。 如果触发,2018年侥幸逃过的至暗时刻将确定来临。 后果会如何?虽然打破刚兑似乎是为了建构一个更加健康的信用环境,但实际上,信用债市场可能会遭受大幅度的冲击,连带金融机构也会受到波及。 中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一个管制型的大系统,对于一个已经有了4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利益固化格局而言,制度自身存在强烈内卷化的特征。 金融机构依附于这一制度特征而存在。 信用问题的缘起来自制度,来自历史,问题带有历史性。 政策端是否做好一定程度出清的准备,如果容忍度本身存在约束,就容易反复,历史问题的处理反而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还是那句话,对于长期历史形成的问题,还是需要辅之以一定的缓冲垫,严控增量,但更要妥善解决存量。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财政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