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基础设施长期债券的兴起-210317

上传日期:2021-03-17 10:20:28 / 研报作者:明明李晗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基础设施长期债券的兴起-210317.pdf
大小:72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基础设施长期债券的兴起-210317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基础设施长期债券的兴起-21031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基础设施长期债券的兴起-210317(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基础设施长期债券的兴起-210317(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动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

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有可能附属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年度限额中,帮助进一步落实对于基建民生的帮扶作用,也不排除其将脱离于专项债领域,成为除了地方政府外,基建主业的企业也可参与的新债券品类。

1998年长期建设国债即作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开始发行。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遭受冲击。

在此情况下长期国债应运而生,其后财政部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0年将其命名为“长期建设国债”,持续发行至2008年(期限均为10年,到期未用完展期10年),共计1.13万亿元。

这部分资金因不属于中央财政本级支出,不列入中央预算,也不计入财政赤字,仅作为地方预算资产负债表下的误差项进行处理,因央地财权事权不明晰,该国债实质上成为了预算外的财政扩张。

基建的建设重心和资金来源在不断变化。

2008年~2009年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铁道债的发行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由于担忧风险,基建逐步由中央转移至地方作为建设重心。

2012年~2013年城投平台扩张,城投债和非标是基建增速回升的主要增量资金;2016年专项建设金融债和PPP是拉动基建增速回暖的主要因素,2018年下半年以来基建稳步抬升受益于政策多轮推动以及地方专项债放量。

如今提出“规范性、市场化”的基础设施长期债券的概念。

从存量债券市场全部债券的期限分布来看,目前中短期占比较大。

截至2021年3月12日,存量债券市场期限分布来看,期限为1年以内的债券占比26%,而10年以上期限债券占比仅为8%。

中短期债券仍占存量债券市场的大部分。

存量国债的期限分布来看,10年以上长期债券与短期占比基本相同;存量城投债的期限分布来看,以中短久期为主。

存量信用债的期限分布来看,短债占比远大于其他种类债券。

在信用债领域,尤其是2020年以来,信用债发行期限有逐步缩短的趋势。

短债发行的增多使得发债主体更易在周期波动中产生风险且不利于企业发展。

因此,在现行信用债的期限结构中,我们认为短、中、长期的融资结构需要调整,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行长期债券更能较好地匹配项目周期,且更有利于控制风险。

长期债券的发行从配置和资金筹集角度均存在市场需求。

近年来50年期以上的国债发行规模有所增加,无独有偶,2020年以来地方债也在有意拉长久期,其中20年以上地方债规模超过1.9万亿,数量为547只。

发行长期债券的意义一方面在于需求在增加,尤其是长期自然利率趋降的环境下银行和险资主动选择。

另一方面,由于发行长期债券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从企业和政府资金筹集角度考虑,也有发行长期以及超长期限债券品种的需求。

此外,长期债券也有利于完善收益率曲线与国际接轨。

从实际操作中,我们认为债券拉久期理应自上而下,从国债、地方债、央企和国企中逐级传导。

风险因素:监管政策再度收紧,资金市场利率上行,再融资难度加大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