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全生命周期角度看电解铝行业碳中和-210330

《广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全生命周期角度看电解铝行业碳中和-210330(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全生命周期角度看电解铝行业碳中和-210330(37页).pdf(3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碳中和:能源结构调整首当其冲。 目前国内每年碳排放量级为100亿吨左右,其中70%左右均来自煤炭燃烧,因此降低煤炭碳排放量占比尤为关键。 电解铝行业同时涉及电力和制造业两个行业,据能源基金会,2018年电解铝能源消费量为1.41亿吨标准煤,占比6%,仅次于钢铁和水泥行业,国内电解铝行业碳减排存在较大空间。 从电解铝全生命周期角度看碳减排。 轻量化成未来趋势,铝减重降耗助力碳减排;光伏发电碳排放量低,铝框回收减少全周期排放;建筑用铝优化能效,光伏外围集成推动净零;再生铝碳减排效果显著,国内市场未来可期。 碳市场已成为全球主流减排政策工具。 经济与政策成欧盟碳价格的主要推手;中国大力推动碳市场的构建进程,加快碳价格信号机制的确立,激励企业采取措施节能减排。 中国碳市场相比欧美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几年碳市场的管制范围将逐步扩大;过去十年,相比全球各大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中国碳价格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碳中和或使国内电解铝行业成本曲线有所上移。 我们对征收碳排放费用后国内电解铝的成本曲线进行了模拟测算,云南省凭借其水电资源,在碳排放成本中上升最少,因此其成本低于增加碳排放成本以后的山东省。 综合来看,电解铝行业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可能使得国内电解铝行业平均成本曲线整体有所上升。 投资建议:从电解铝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虽然在生产端存在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在终端应用中,通过汽车轻量化、光伏材料以及再生铝等环节可以适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得电解铝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比单纯生产端的排放水平有所下降。 长期来看,国内电解铝行业碳中和或将主要从电解铝生产端单吨碳减排、产能总量缩减以及再生铝供给的增加等多个维度展开。 短期来看,碳达峰碳中和是对电解铝行业4400-4500万吨指标天花板的第一道保险,国内再生铝供给增长是对指标天花板的第二道保险,国内可能的电解铝进口是对指标天花板的第三道保险。 在国内和海外电解铝供应增量有限的情况下,随着下游汽车轻量化、特高压建设、建筑用铝渗透率提升等领域的电解铝消费量逐步增长,全球电解铝供应过剩格局将得到进一步缓解,逐步从目前每年过剩100-200万吨过渡到供需紧平衡的状态。 供需格局优化叠加行业成本中枢提升,远期电解铝价格运行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建议关注云铝股份、天山铝业、中国铝业。 风险提示:电解铝下游消费不及预期;电解铝行业加入碳排放市场进度不及预期;海外电解铝新增供给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