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光伏行业观察5:如何看待光伏硅片价格的下行-211217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光伏行业观察5:如何看待光伏硅片价格的下行-2112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光伏行业观察5:如何看待光伏硅片价格的下行-2112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隆基股份12月16日公布了新的硅片价格,165微米厚的182mm单晶硅片价格由6.20元/片下降到5.85元/片,下降幅度为5.7%。 这是半个月以来,光伏硅片销售价格第二次下调,11月底182mm硅片的价格由最高点的6.87元/片下降到6.2元/片,下降幅度9.7%。 硅片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短期终端需求不旺所致;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价格见顶后企业也要考虑库存因素的影响。 而产业链价格的下行有利于刺激终端装机需求回升。 ▍龙头企业硅片价格再次下降,降幅5.7%。 隆基股份官网12月16日公布了最新的硅片价格,其中165微米厚的182mm单晶硅片的价格有6.2元/片下降到5.85元/片,下降幅度为5.7%,166mm单晶硅片的价格由5.32元/片下降到5.03元/片,下降幅度为5.5%,158mm单晶硅片的价格由5.12元/片下降到4.82元/片,下调幅度为5.7%。 这是半个月以来,光伏硅片销售价格第二次下调,11月底182mm、166mm和158mm硅片的价格分别由最高点的6.87元/片、5.73元/片和5.53元/片下降到6.2元/片、5.32元/片和5.12元/片。 我们判断,硅片价格的下行,主要是终端需求不旺和降低库存两个因素的影响所致。 ▍终端需求不旺导致硅片价格连续下行。 前期光伏组件价格最高上涨至2.1-2.2元/W影响了平价光伏项目的收益率水平,对光伏终端需求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国内集中式光伏地面电站,2021年年底并没有出现市场所预期的抢装行情,而这一现象预计将延续到明年春节前后。 另外,国内光伏地面电站的装机需求受到抑制,也可以从双玻组件的渗透速度上获得验证,我们预计今年双玻组件渗透率为30%多,相较于2020年将近30%的增幅有限,主要受国内地面电站装机的影响。 海外光伏市场在12月份以来因为假期等影响因素也进入需求的淡季。 叠加产业链价格下行初期,终端需求者仍有一定程度的观望,继而导致硅片价格连续下行。 ▍库存也是影响光伏硅片价格的重要因素。 回顾今年原材料价格的上行,光伏硅料的价格由今年年初的不足90元/公斤最高上涨至260-270元/公斤,182mm硅片的价格也由今年年初的3.90元/片上涨至最高的6.87元/片。 进入10月份以来,受制于终端需求不旺、原材料价格见顶以及库存因素可能带来的跌价损失等因素的影响,组件企业的排产有所下行,也可从玻璃和胶膜的排产中获得验证。 光伏组件企业的去库存行为逐渐向上游传导至硅片,硅料价格已由前期最高的260-270元/公斤下降至230-240元/公斤,随着国内龙头企业硅料产能的加速投放,价格下降的预期得到强化,加速了硅片环节去库存和硅片价格的下行。 ▍产业链价格下降将有利于终端需求的改善。 今年以来,受益于终端需求的同比改善,光伏硅片和硅料是同步上涨的状态,而这样的上涨在今年四季度对装机需求产生了影响,从而影响了产业链价格。 目前,伴随着硅料和硅片价格的下行,光伏组件价格已经下降至约1.9元/W,组件价格的下行有利于刺激终端需求的改善。 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220GW,其中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超75GW,从装机节奏来看,需求有望呈现“勺子”状,呈现逐季改善的状态,从而带动产业链出货量逐季增加。 ▍风险因素:光伏终端需求不旺盛;原材料价格加速下行。 ▍投资策略。 顺势而为,把握需求节奏。 需求不旺导致产业链价格下行,而产业链价格的下行,尤其是后续产能扩张带来的价格下行,将进一步刺激终端需求,带动出货量的增加。 建议关注跟随量的增长且不受价格影响的胶膜和逆变器环节,重点推荐福斯特、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关注固德威;同时在价格压力下企业依然积极投入研发,推动技术变革,而技术进步是明年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重点建议关注设备龙头捷佳伟创、迈为股份、晶盛机电和奥特维等;关注在技术变革领域领先的光伏一体化公司,此外产业链价格下行有利于终端电站收益率回升和规模扩张,重点推荐正泰电器,关注晶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