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D~SIBs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4月看好大型银行相对收益-210405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D~SIBs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4月看好大型银行相对收益-21040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D~SIBs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4月看好大型银行相对收益-21040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银行板块表现及资金动向:A股方面,本周银行指数维持震荡态势,全周小幅下跌0.1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45%,银行指数跑输2.57pct。 个股表现上,交行、平安、中行、浦发、工行等大中型国股行领涨;估值水平上,A股银行整体PB为0.77倍(较上周-1.66%);其中,城商行0.95倍(较上周-1.61%)、股份行0.94倍(较上周-1.18%)、农商行0.74倍(较上周-0.56%)、国有行0.68倍(较上周-1.63%)。 H股方面,港股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53%,恒生国企指数上涨2.29%,银行指数跑输1.76pct。 北向资金持仓银行股市值较上周增加43.13亿元,持仓A股银行比例增加0.07pct至8.09%。 D-SIBs附加监管规定整体影响有限,个别股份行资本压力可能加大。 4月2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从附加资本、杠杆率、流动性、大额风险暴露等维度对D-SIBs提出监管要求,并将“生前遗嘱”作为附加监管要求的一项重要工具。 我们认为:附加监管规定对D-SIBs整体影响相对有限,具体而言:1)附加资本要求的组间差较小,有助于入选的D-SIBs更平滑过渡,也可能使入选机构或增至20家左右;个别股份制银行资本压力可能加大;2)若后续监管对高得分组别D-SIBs银行赋予更严格的流动性监管要求,则部分国股银行对中长期NCD发行需求增强;3)过渡期的设置及附加资本要求组间差较小,有助于进一步平滑政策影响。 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底,“准入限制、拨备计提、占比不高、政策顺延、经济回暖”五重因素下,银行不会明显出现存续风险暴露。 4月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有关事宜的通知》,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延期至2021年底,有助于做好政策接续、支持经济修复、稳定市场预期。 综合考虑:1)上市银行对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贷款的准入具有限定要求;2)延期还本付息整体占比不高,部分上市银行占比不足1%;3)银行基于资产质量及时监测,现有拨备基本包含了对延期还本付息贷款的考量;4)政策适时进行延期安排,有助于进一步缓释风险;5)经济回暖有助于延期还本付息贷款资产质量改善。 我们认为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较为有限。 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我们继续建议关注顺周期视角下的三条银行板块投资主线,并认为4月份大型银行或呈现出相对收益,理由如下:1)4月份资金面“易紧难松”,要关注利率上行导致的上市银行一季度净其他非息收入(即非手续费部分)的负贡献强度,尤其是和去年同期相比;2)当前银行体系负债端成本压力渐显,春节之后稳存增存难度并没有明显消退。 银行体系的NCD、同业存款和高成本一般负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量。 资金面相对紧张的银行对于NCD融资需求较大。 我们预计,后续NCD价格整体“易上难下”,进入二季度,在通胀压力下,若NCD价格持续冲高,需要关注存款基础较好的国有大行相对收益。 虽然我们认为负债端成本上行不太会超预期,但历史上在负债端成本上行周期,国有大行股价跑赢中小银行;3)我们推测3月份信贷增长控量明显,后续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进一步回暖,PPI推动通胀压力上行,4月份预计政策定力更强。 当前市场对部分中小银行配置力度较大,股价已有所体现。 上市银行4月27日至30日集中发布2021年一季报,届时部分中小银行收入端能否兑现预期可能是一个扰动因素。 基于此,在下一阶段,我们重点推荐负债端具有比较优势的建行、邮储、工行,并同步看好H股大型银行,认为大型银行在一季报前存在更好的相对收益。 风险提示:如果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可能影响银行板块的顺周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