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有色金属信用研究之一:盈利向好,碳中和重塑铝业新格局-210418

《国金证券-有色金属信用研究之一:盈利向好,碳中和重塑铝业新格局-210418(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有色金属信用研究之一:盈利向好,碳中和重塑铝业新格局-210418(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铝产业链以电解铝为核心,分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四大环节。 从行业上游来看,冶炼工艺通常可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长流程”以铝土矿为原材料,运用拜耳法或混联法融出得到氧化铝,氧化铝经电解得到电解铝。 “短流程”则以废铝为原料,经过有效的预处理、二次熔化提炼可以得到再生铝。 从中下游来看,电解铝经挤压、压延、铸造等工艺得到各类铝材。 铝的下游终端消费包括建筑、电力电子、交通运输、耐用消费品、包装容器等。 产能置换渐显成效,碳中和再塑新格局。 根据2018年产能置换要求,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合规产能上限在4500万吨左右。 随着产能置换的推进,电解铝行业产能重新逼近上限,产量恢复增长,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产能结构调整,逐渐由河南、山东向内蒙古、云南和广西等低成本地区转移。 今年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初步提出到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力争实现减碳40%。 电解铝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2020年我国电解铝环节碳排放量为4.2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的5%。 电解铝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环节,火电占比高是主因。 在碳中和制约下,电解铝行业格局有望被重塑。 第一,电解铝产能总量难以突破上限,新增产能投放可能被限制或延迟,违规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第二,电解铝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将发生调整,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占比必将提高;第三,再生铝占比有望提升。 终端需求韧性较强,关注地产和汽车。 地产方面,三道红线、集中供地等政策部分限制了房企的拿地积极性,但当前房屋竣工与历史销售之间尚存在较大缺口,预计今年房屋交付量将继续增加,对电解铝需求形成支撑。 电力方面,2020年电源基建投资规模高增有望拉动2021年电网投资规模提升,新能源电力占比提升将支撑电网投资长期规模。 交通方面,铝是汽车轻量化的首要材料。 在汽车电动化和轻量化趋势下,铝用量将持续增加。 铝价持续攀升,盈利显著改善。 去年以来,随着产能控制取得成效,叠加下游复工复产拉动需求扩大,库存回落至历史低点,铝价持续快速上行。 尽管原材料成本处于较高位,行业盈利仍持续改善,利润创下2019年以来新高。 短期内供给偏紧的局面仍将延续,预计电解铝价格仍将保持强势运行,利润有望维持在高位。 目前铝行业有存续债规模10亿以上的发债主体共7家,其中国企铝企信用利差波动相对稳健,民企估值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 通过对7家主要发债主体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1)中铝集团、中国铝业和云南冶金集团具有较强的外部支持,其中中国铝业铝资源储备充足,市场占有率高,云南冶金集团具备水电成本优势,业务竞争力强,三者信用资质出色;2)山东宏桥、魏桥铝电和南山铝业的成本优势被削弱,但产品附加值高,其中山东宏桥年内偿债压力较大,但流动性储备较为充裕,两者信用资质较好;3)广西投资集团业务多元,铝板块盈利能力有限,偿债能力有所弱化,可关注其存续债收益率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1)产业政策变化超预期;2)碳中和政策实施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