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华润微-68839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21Q1业绩超预期,中国“英飞凌”再创新高-210505

《光大证券-华润微-68839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21Q1业绩超预期,中国“英飞凌”再创新高-2105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华润微-68839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21Q1业绩超预期,中国“英飞凌”再创新高-2105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4月29日,华润微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69.77亿元,同比增长21.50%;实现归母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长140.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3亿元,同比增长313.52%。 公司2021Q1营业收入为20.45亿元,同比增长47.92%;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251.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311.45%。 点评:2020年业绩符合预期,高景气度下高速增长。 公司20年营业收入为69.77亿元,同比增长21.50%;实现归母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长140.46%;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实现了高速增长,主要系因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接受到的订单比较饱满,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所致。 收入拆分情况:公司2020年制造与服务板块收入为38.27亿元,同比增长20.22%。 公司产品与方案板块收入为31.04亿元,同比增长23.40%。 20Q4来看:公司2020Q4营业收入为20.88亿元,同比增长29.65%,环比增长14.40%;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11.38%,环比下降2.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238.69%,环比下降1.50%。 21Q1业绩超预期,公司全年有望维持高速发展:公司2021Q1营业收入为20.45亿元,同比增长47.92%,环比下降2.09%;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251.85%,环比增长44.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311.45%,环比增长46.87%。 公司21Q1归母净利润约4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在功率器件供不应求下公司业绩实现了同比和环比的大幅增长,达到单季度历史新高,在半导体高景气度下,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保持高位,全年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毛利率维度来看:公司2020年毛利率为27.47%,较上年增长4.63pcts,净利率为15.19%,较上年增长6.27pcts。 公司2020年制造与服务业务毛利率为24.56%,较上年增长6.80pcts。 公司产品与方案业务毛利率为30.86%,较上年增长1.38pcts。 公司整体毛利率相较上年提升约4.6个百分点主要系在功率器件高景气度下,公司制造与服务业务产能利用率较高,产线折旧处于逐年递减趋势所致。 公司2020Q4毛利率为25.93%,环比下降3.57pcts,同比增长1.91pcts,净利率为14.47%,环比下降2.56pcts,同比增长4.67pcts。 公司2021Q1毛利率为31.47%,环比增长5.53pcts,同比增长6.55pcts,净利率为19.92%,环比增长5.45pcts,同比增长10.83pcts。 多条产品线齐头并进,高速发展。 受益于新基建、大消费、国产化等积极因素,以及功率器件业务一体化整合以及内部效率提升,公司功率器件事业群2020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其中MOSFET产品通过技术迭代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同时丰富产品线,保持产品的领先竞争力,销售额超过20亿元。 IGBT销售额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75%。 积极向工控和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拓展。 公司功率器件事业群积极拓展工控和汽车电子产品销售,调研工控和汽车电子市场与客户需求,聚焦汽车车载、车身电机控制器,以及UPS、伺服驱动、电焊机和5G通信电源等汽车工控领域,有序推进新品立项开发,客户送样与量产供应。 第三代半导体进展顺利。 功率器件事业群积极布局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推进SiC技术平台产业化。 功率器件事业群成功研发的1200V和650VSiC肖特基二极管产品性能卓越,其主要关键器件参数卓越性能,可以满足市场上用户的需求,产品目标应用领域包括太阳能逆变器、通讯电源、服务器、储能设备等。 2020年7月4日,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公司正式向市场投入1200V和650VSiC肖特基二极管产品,与此同时宣布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并获得小批量订单和出货。 功率器件工艺能力国内领先,积极推动先进工艺能力提升。 公司拥有中国领先的晶圆制造服务能力,为国内主要的半导体特种工艺平台之一,是国内前三的本土晶圆制造企业,公司能为客户提供1.0-0.11μm的工艺制程的特色晶圆制造技术服务,包括硅基和SOI基BCD、高压CMOS、Bipolar、BiCMOS等标准工艺及一系列客制化工艺平台,公司提供的BCD工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公司持续推动先进BCD、MEMS高性能模拟特色工艺技术能力提升,增强技术差异化,持续以打造高性能、高压功率、高可靠性的BCD工艺技术为核心。 0.18μmBCDG3工艺平台综合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进行客户产品导入并量产。 先进工艺系列技术平台整体技术水平达到0.11μm节点,导入600VSOI工艺平台产品验证。 MEMS技术继续保持产业化优势,8英寸硅麦克风工艺产品逐步量产,6英寸高信噪比硅麦克风量产良率稳步提升。 初步建立晶圆延伸叠加先进封装技术的工艺流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内生+外延”,“内生”战略为公司不断拓展新产品线,开拓新的市场与客户,扩大公司体量,公司的“内生”战略在2020年成效显著,公司业绩取得了大幅增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外延”战略,不断并购整合扩大业务范围,覆盖功率器件全产业链环节。 长期来看,公司在“内生+外延”的双重发展轨道下有望复制英飞凌的崛起;短期来看,MOSFET涨价及下游需求景气度高企,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18.05/20.59亿元(上调49%/41.5%),新增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6x、41x、3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