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港股市场策略报告:GDP,利率,美财报超级数据周-210426

《国信证券(香港)-港股市场策略报告:GDP,利率,美财报超级数据周-21042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港股市场策略报告:GDP,利率,美财报超级数据周-210426(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科技股仍然不明朗,料港股区间波动格局持续从资金面看,近期南下资金没有明显流向,港股成交维持低水平。 按周计,恒指累计上升0.38%,收报29,079点,国指按周累计上升0.37%,收报11,068点。 经我们整理的港股行业分类上周录得涨幅,包括航空(17.7%)、航运(10.1%)和生物科技(9.2%)。 跌幅板块领跌包括石油石化(-5.0%)、天燃气(-4.8%)及化工(-3.5%)。 上证综合指数上周收市3,474点,按周累计上升1.39%。 深证成份指数收市报14,352点,创业板指数收市报2,994点,按周累计分别上升4.60%和7.59%。 我们预期近期市场缺乏方向性消息推动,预期大盘在28200-29200点区间震荡。 相反,主题性机会如本周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峰会或将吸引资金流入碳中和相关板块。 中期我们认为价值股将跑赢成长股,例如:物业管理、内地房地产、食品饮料和半导体行业。 最新欧央行及加拿大央行对货币政策语调给美联储讨论收水时间表施加压力欧央行:上周四(22日)维持三大利率不变,维持危机应对工具不变,央行表示维持每月买债200亿欧元、紧急抗疫买债计划(PEPP)至少持续至2022年3月底,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欧央行官员表示,将继续向银行提供长期贷款,以保持信贷流向企业和居民部门。 欧央行3月会议后,抗疫资产购买计划之下的净购买金额,由年初每周约140亿欧元水平,升至约170亿欧元,整体资产净购买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3月底。 但欧盟最近几周大幅加快疫苗接种的步伐,为经济反弹奠定基础,虽然这次欧央行没有给新信号予6月会议,但上周强劲欧洲PMI数据支持市场对6月委员们开始讨论收水时间表。 加拿大央行:上周三(21日)表示由于经济从疫情中复苏情形强于预期,宣布将购债计划规模缩减四分之一,并且暗示可能会提前在2022年底加息,成为全球第一个缩减量化宽松的主要经济体。 加央行将把每周公债购买规模从目前的40亿加币,下降至30亿加元,主要隔夜利率维持在0.25%不变。 加拿大经济将比预期更早完全摆脱疫情影响,这一转变可能促使决策官员最快在明年调高主要基准利率,而非像先前指引所说,2023年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动。 加央行极速变调的货币决策风格,非常大可能发生于美联储,主要由于美国的各项经济数据复苏态势比加拿大要好,所以加拿大领头变调给予邻国美国较大压力。 最新欧央行及加拿大央行对货币政策语调给美联储讨论收水时间表施加压力欧央行:上周四(22日)维持三大利率不变,维持危机应对工具不变,央行表示维持每月买债200亿欧元、紧急抗疫买债计划(PEPP)至少持续至2022年3月底,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欧央行官员表示,将继续向银行提供长期贷款,以保持信贷流向企业和居民部门。 欧央行3月会议后,抗疫资产购买计划之下的净购买金额,由年初每周约140亿欧元水平,升至约170亿欧元,整体资产净购买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3月底。 但欧盟最近几周大幅加快疫苗接种的步伐,为经济反弹奠定基础,虽然这次欧央行没有给新信号予6月会议,但上周强劲欧洲PMI数据支持市场对6月委员们开始讨论收水时间表。 加拿大央行:上周三(21日)表示由于经济从疫情中复苏情形强于预期,宣布将购债计划规模缩减四分之一,并且暗示可能会提前在2022年底加息,成为全球第一个缩减量化宽松的主要经济体。 加央行将把每周公债购买规模从目前的40亿加币,下降至30亿加元,主要隔夜利率维持在0.25%不变。 加拿大经济将比预期更早完全摆脱疫情影响,这一转变可能促使决策官员最快在明年调高主要基准利率,而非像先前指引所说,2023年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动。 加央行极速变调的货币决策风格,非常大可能发生于美联储,主要由于美国的各项经济数据复苏态势比加拿大要好,所以加拿大领头变调给予邻国美国较大压力。 GDP数据对股市有正面作用,惟外围疫情走势转差本周是数据周,各个国家将公布GDP数据,包括南韩、美国、欧元区、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 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和疫苗接种逐步展开,以及一季度月度经济数据表现,市场整体预期各国一季度经济将有强劲反弹。 但最近全球疫情发展转趋恶化,包括欧洲、日本、印度。 印度近期新冠疫情严重反弹,每天新增确诊个案已上升至35万人水平。 专家预计要到5月中才到峰值(接近50万人),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第四大是日本。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称,印度炼油商预备由5月起,减少从沙地阿拉伯输入原油。 加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5月开始增产,石油价格波动性将增加,石油设备、工业、航运行业将受外围疫情转差影响。 超级星期四聚焦美联储和美国GDP本周四美联储将举行利办会议,本月的会议后是设定了会后记者会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发表讲话。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经济恢复成为主要看点,通胀担忧等也随之出现。 一季度,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先后加息,成为疫情以来首先进入加息周期的经济体。 然而,由于疫情并未得到全面遏制,经济活动水平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多数发达国家央行宣布会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全球央行在货币政策抉择上,走到十字路口。 3月以来,对于美联储是否会收紧政策的预期较为高涨,在最新一次会议纪要,美联储明确,将维持利率不变,调高通胀预期。 我们预期本次美联储将避免谈及缩减量宽时间表,和不会发出实质性新信号。 美联储将跟随欧洲央行,给更多时间予社会接种疫苗和观望疫情变化,6月会议才是开始讨论收水时间表的好时机。 科技股仍然不明朗,料港股区间波动格局持续从资金面看,近期南下资金没有明显流向,港股成交维持低水平。 按周计,恒指累计上升0.38%,收报29,079点,国指按周累计上升0.37%,收报11,068点。 经我们整理的港股行业分类上周录得涨幅,包括航空(17.7%)、航运(10.1%)和生物科技(9.2%)。 跌幅板块领跌包括石油石化(-5.0%)、天燃气(-4.8%)及化工(-3.5%)。 上证综合指数上周收市3,474点,按周累计上升1.39%。 深证成份指数收市报14,352点,创业板指数收市报2,994点,按周累计分别上升4.60%和7.59%。 我们预期近期市场缺乏方向性消息推动,预期大盘在28200-29200点区间震荡。 相反,主题性机会如本周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峰会或将吸引资金流入碳中和相关板块。 中期我们认为价值股将跑赢成长股,例如:物业管理、内地房地产、食品饮料和半导体行业。 恒指改革通过,预期恒指估值将进一步上升恒指公司在3月1日公布恒指成分股改革咨询结果,目标于2022年中前透过定期指数检讨把成份股数目增加至80只,最终数目将固定为100只,但没有设下时间表。 所有建议2021年5月指数检讨开始实施,意味恒指未来5次季检合计增加25家蓝筹。 此外,选股准则方面,恒指公司将在7个指定行业组别内挑选股份,侯选公司需在行业组别中具代表性,市值覆盖率不低于50%。 所有成分股权重最高为8%。 上市历史要求由2年放宽至3个月,以提供纳入新上市股份灵活性。 首先,我们认为由现在到明年5月,每次恒指检讨前将牵起市场猜测潜在成份股炒作,因此被纳入的成份股生效时市值的溢价或已过高,短期不利指数表现。 尽管如此,我们是次恒指重大改革增加恒指代表性,更充分地反映港股状况。 此外,我们认为在金融类成份股数量下降和新经济增长股数量提升的预期下,以往恒指的低估值或表现落后将不复再,我们预期恒指股值水平或有机会挑战美股三大指数,因此,我们看好长期恒指及港股发展机遇。 短线聚焦国策概念股,长线部署互联网龙头是时机中国两会在3月4日开幕,十四五纲要预期公布在即,我们认为印花税及美债息事件拖累众多基本良好的行业表现,确实为投资者带来港股买入良机。 我们观测到环球经过一段时间接种疫苗后,疫情已逐步舒缓,在环球经济复苏和短期两会效应的背景下,我们短期看好国策概念股,例如:芯片、内需消费、汽车、清洁能源、云服务和工业制造。 长线部署:我们认为目前科技股互联网龙头回调幅度已足够,如腾讯控股(700HKEquity),美团-W(3690HKEquity),小米集团(1810HKEquity),阿里巴巴(9988HKEquity)等,目前股价水平适合长线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