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教控股-0839.HK-2021财年业绩点评:业绩再超预期,政策东风下成长强劲-211126

《中信证券-中教控股-0839.HK-2021财年业绩点评:业绩再超预期,政策东风下成长强劲-2111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教控股-0839.HK-2021财年业绩点评:业绩再超预期,政策东风下成长强劲-2111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FY2021业绩表现超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15.5亿元/+57%,随锦城学院并表后,FY2022业绩有望再增厚。 考虑到公司定增后股本摊薄,下调2022-2023财年核心EPS预测至0.77/0.90元(原预测为0.80/0.93元)。 我们认为,伴随营利性选择的加速推进、职教配套政策的逐步出台,高教板块估值有望抬升,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可享受更高的估值(民促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出台前,公司动态PE中枢约28倍),给予公司2022年21倍PE,对应目标价1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超预期,经调整净利润增加57%。 公司FY2021实现:1)营收及毛利:营收36.82亿元(+38%YoY,以下均未同比),毛利率为59.1%(-0.7pct),若不考虑新收购学校,毛利率为60.8%(+1pct),提升显著。 2)费用:销售费用率为4.6%(-0.4pct)。 管理费用率为12.9%(-1pct),主要系公司主动降本增效和付款拨回净额增加。 融资成本增加75%至1.6亿元,财务费用率提升0.9pct至4.4%,主要系公司借款增加,截至2021财年末,公司短期借款由2.9亿元增加至14.7亿元,长期借款由23.9亿元增加至46.2亿元,借款主要用于学校建设及并购。 3)其他收益为-2.4亿元(vs2020年-0.3亿元),其中汇兑收益0.3亿元,转设一次性分手费2.3亿元。 4)利润:EBITDA/经调整EBITDA分别为20.94(+83%)/21.85亿元(+48%),归母净利润/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3亿元(+128%)/15.46亿元(+57%),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率为42.8%(+3.2pcts),排除新收购学校的调整净利润率为47.1%(+3.8pcts)。 5)现金:资本开支为32.06亿元,主要用于广东白云学院及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校区建设。 公司于2021年10月配售股份募资达人民币16.81亿元。 截至2021年8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50.48亿元,净权益负债率(扣除现金)为28.0%/+19.7pcts。 ▍高等教育收入及学生数增长显著。 1)分业务收入及利润:高等教育营收为27.60亿元(+58.19%),其中学费/住宿费/服务费分别为25.23亿元(+57.59%)/2.10亿元(+75.27%)/0.27亿元(+13.28%),贡献税前利润13.64亿元(+65.26%)。 职业教育营收为7.03亿元(-4.54%),其中学费/住宿费/服务费分别为6.33亿元(-3.36%)/0.54亿元(-10.29%)/0.16亿元(-24.69%),贡献税前利润3.43亿元(-12.72%);国际教育营收为2.20亿元(+11.46%),贡献税前利润7498万元(+14.70%)。 职业教育板块出现下滑主要系郑州疫情管控严格,线下招生开展困难。 2)学生数:在校生数合计24万名(+33.2%),剔除海口经济学院及其附属艺术学校(合计约45400名在校生)后,在校生数增长8%。 高等教育在校生177,455名(+60.64%),其中继续教育学生数50,385名(+127.39%);职业教育在校生59,533名(-9.69%);国际教育在校生3,016名(-20.38%)。 ▍三所学校已完成转设,锦城学院并表贡献增量。 1)三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 重庆翻译学院、广州松田学院、山东泉城学院三所学校均已转设完成,2021年9月起作为普通本科正常招生。 21/22学年新生入学人数较转设前合计增长超过34%。 2)校区扩建:广东白云学院和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目前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校园可容纳超过10万名学生。 3)锦城学院并表贡献增量:公司于2021年9月完成成都锦城学院并购(在校生约26000名),间接持有学校51%的举办权。 截至9月,公司在校生人数(含锦城学院)已达28万人,21/22学年招生学额总数达6.7万人/+79%,规模及学额均创历史新高。 公司目前账面现金充裕,并且有丰富的低息贷款资源,并购团队人员充足,预计未来有望进一步并购优质学校、增厚业绩。 ▍风险因素:新校管理整合改善不及预期、学生人数增长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等。 ▍投资建议:公司FY2021业绩表现超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15.5亿元/+57%,随着锦城学院并表后,FY2022业绩有望再增厚。 考虑到公司定增后股本摊薄,下调2022-2023财年核心EPS预测至0.77/0.90元(原预测为0.80/0.93元)。 我们认为,伴随营利性选择的加速推进、职教配套政策的逐步出台,高教板块估值有望抬升,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可享受更高的估值(民促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出台前,公司动态PE中枢约28倍),给予公司2022年21倍PE,对应目标价1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