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保险行业4月跟踪报告(2021年第4期,总第17期):估值充分反映负债端表现,悲观时刻亦是机会-210519

《华创证券-保险行业4月跟踪报告(2021年第4期,总第17期):估值充分反映负债端表现,悲观时刻亦是机会-210519(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保险行业4月跟踪报告(2021年第4期,总第17期):估值充分反映负债端表现,悲观时刻亦是机会-210519(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4月板块继续下行,年初至今累计负收益扩大。 4月保险指数下跌6.3%,跑输大盘近8pct,表现位列Wind二级行业倒数第二,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5%。 成分个股表现分化: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分别上涨3.9%和0.1%;中国人保上涨2.0%;太保和平安持续下跌,跌幅分别为:13.1%和6.2%。 截至4月末,板块累计收益为-15.2%,跑输大盘13.5pct,成分个股也均跑输大盘。 资金面方面,北上资金减持平安。 4月末沪港通持股平安占流通股比重为8.67%,较上月末下降0.33pct,年初至今沪港通累计净买入平安52亿元,4月当月净卖出23.5亿元。 负债端业绩跟踪:人身险增长不及预期,财产险格局变动。 1)人身险:人身险公司1-3月累计保费1.42万亿元,同比+8.3%。 3月单月保费3318亿元,同比-6.6%,自2020年2月负增长16.3%后,再现负增长。 分险种来看,各险种3月表现全面走弱,出现负增长。 寿险3月保费收入2403亿元,同比-7.4%(前值+15.4%);健康险3月保费收入845亿元,同比-4.3%(前值+18.4%);意外伤害险3月保费70亿元,同比-6.9%(前值-12.7%)。 2)财产险:1-3月行业财产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3809亿元,同比+5.8%;单月保费收入1447亿元,同比+5.2%。 低基数效应消退后,增速有所放缓。 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车险和信用保证险,受“综改”影响,4月车险延续负增长态势,同比增速为-4.3%。 信用风险加剧,业务盈利性大幅减弱甚至出现亏损背景下,行业继续压降信用保证保险规模,3月保费同比-46.7%。 在财产险行业变动较大情况下,竞争格局亦有所变化。 3月末人太平市场份额分别为:35.6%、11.4%、17.4%,分别较年初+3.8pct,0.5pct,-3.7pct。 人保份额提升较快,而平安份额相应下降。 资产端表现跟踪:长端利率下行,公开市场略微回暖。 截至4月末,沪深300较年初累计跌幅1.5%,环比收窄1.5pct;中证10债指数较年初上涨1.40%,累计变化幅度环比涨0.75pct;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收于3.50%,环比微降。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下降2.5bp,收于3.16%。 准备金折现率基准―10年期国债750日平均仍处下行区间,环比下行1.4bp。 险资运用方面:3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2.5万亿元,较年初+3.7%。 资产配置结构变化不大,其中股票和基金占比12.8%,较上月降0.4pct;债券占比36.7%,较上月涨0.3pct;银行存款占比12.3%,较上月升0.3pct;其他投资占比38.3%,较上月降0.1pct。 规范短期健康险经营,短期内引发停售潮。 今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短期健康险定义做了明确规范,禁止“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等词句混淆短期和长期的概念或者异化短期健康险设计,短险长做。 要求不符合的产品应于5月1日前停售。 据不完全统计4月已有超100家险企停售近1800款短期健康险。 过去一些带有销售误导的产品停售引发市场风波,如一些公司产品在过去存在销售误导现象,代理人将其宣传为可保证续保,当前停售而没有为客户办理转保等妥善解决方案,导致这些产品的存量客户利益受损,出现代理人集体投诉事件,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短期内对业绩或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重新报备符合规定的产品后将恢复。 保险公司在设计和销售产品时应该更加清晰明确,不打擦边球,避免销售误导。 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长险和短险的理解将更深刻。 投资建议:4月保险板块进一步下挫,累计负收益扩大。 这充分反应了市场对负债端表现的悲观情绪,3月行业负债端数据进一步走弱,人身险各险种单月都出现了负增长。 一方面是开门红前期的短储和重疾“炒停”销售提前消耗了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保险产品这种最后置的“可选消费品”需求仍受疫情影响,恢复较慢。 当前行业主要矛盾在于负债端,疫情加剧了存量大规模冗余代理人队伍的问题集中凸显和暴露,代理人模式面临中长期的转型变革。 同时客户群体年龄层次、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创新营销方式涌现,也对传统渠道有较大冲击,在较短时间内上市公司转型变革成效还无法体现。 各家公司估值也几乎下到最低,PEV(2021E)分别为:0.82-0.84x(平安),0.77-0.79x(国寿),0.60-0.62x(太保),0.55-0.56x(新华)。 我们认为最悲观的时候更是机会,行业仍然具有长期逻辑,其是高盈利赛道,在估值安全和基本面稳定的情况下,配置价值和提前布局优势凸显。 建议关注顺序为中国太保、中国财险、中国平安、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疫情反复、权益市场动荡、长端利率持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