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证鹏元-违约放缓,需关注“控股型大企业”的风险传导-210520

上传日期:2021-05-21 13:11:54 / 研报作者:史晓姗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证鹏元-违约放缓,需关注“控股型大企业”的风险传导-210520.docx
大小:61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证鹏元-违约放缓,需关注“控股型大企业”的风险传导-210520

中证鹏元-违约放缓,需关注“控股型大企业”的风险传导-210520
文本预览:

《中证鹏元-违约放缓,需关注“控股型大企业”的风险传导-210520(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证鹏元-违约放缓,需关注“控股型大企业”的风险传导-210520(13页).docx(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内容:信用风险事件回顾:2021年4月份发生信用风险事件24次,涉及16家发行人。

其中,首次违约的主体有2家。

具体看首次违约债券特征:4月首次违约债券17只,涉及12家发行人。

从违约类型看,首次因触发交叉保护条款而违约的债券有5只,其他均为实质性违约。

从违约事件看,除交叉违约外,12只债券均为本金利息项违约。

从债券类型看,中期票据6只,公司债5只,私募债3只,短期融资券2只,定向工具1只。

从企业性质看,2家新增违约主体中同济堂为民营企业,紫光通信为中央国有企业。

从上市情况看,本月新增违约主体均为非上市公司。

从处置方式看,“18华闻传媒MTN001”在2020年10月与持有人达成展期兑付协议,此外,华夏幸福、永煤控股和河南能源、鸿达兴业继续通过持有人会议与持有人达成延期兑付协议。

风险特征分析:2021年4月,新增违约主体2家,分别是紫光通信和同济堂。

通过对其违约的分析发现:第一,对于业务集中在子公司的控股型企业,母子公司的信用高度相关。

子公司出现风险时,母公司的信用质量同步下滑,当母公司出现风险时,也说明子公司存在一定风险。

但当业务集中在上市子公司,而对其控制力相对较弱时,风险传导相对单向,母公司应对流动性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但风险一般不会传到子公司。

例如,华晨集团。

第二,对此类公司而言,关联方担保的增信效果相对较弱。

第三,对外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在风险出现时,想通过股权变现的方式,很难在短期筹集足够资金。

一方面,是存在股权已质押或冻结的情况,另一方面短期内变现难度较高。

2020年以来,紫光集团和同济堂均出现子公司股权出售的情况。

对于此类企业,需要关注业务集中度、子公司控制权、公司内控制度和融资结构(期限、规模以及股债权结构等)。

不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有存续债券,需要关注整个公司再融资情况,股权质押情况等。

短期内,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资金压力会上升,但相对于存在债务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问题的企业,其再融资难度相对较小,整体风险可控。

违约风险,重点关注企业杠杆率、再融资能力和公司治理情况。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