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领益智造-002600-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新业务布局亮点多-230825

文本预览:
领益智造(002600)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较多,新品类进展良好;汽车和光伏储能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未来增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上半年公司业绩增幅较大。2023H1公司营收152.89亿元,同比+3.3%,归母净利润12.48亿元,同比+159.3%;扣非归母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129.8%;毛利率20.5%,同比+2.4pcts;净利率8.2%,同比+4.9pcts。2023Q2营收80.74亿元,同比+4.3%/环比+11.9%;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233.1%/环比-7.1%;扣非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181.0%/环比+50.9%;毛利率20.5%,同比+1pct/环比持平。净利率7.4%,同比+5.1pcts/环比-1.5pcts。毛利率提升、汇兑损益等是上半年业绩增长原因。 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获较大提升,新增品类看点较多。2023H1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收入134.73亿元,同比-2.0%;毛利率21.68%,同比+3.5pcts。XR、折叠屏、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进展颇多。XR方面,公司为全球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件等核心部件的定制化产品,协手客户共同攻克关键难点;人形机器人方面,子公司领鹏智能与香港汉森就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量产测试展开合作,或拓展公司RV减速器应用空间;折叠屏方面,公司研发碳纤维产品以优化铰链和屏幕结构,提高整机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我们认为,公司在消费电子新品类布局有望强化公司在消费电子结构件领域的优势。 汽车/光伏储能业务保持快速成长。2023H1公司汽车业务收入7.13亿元,同比+72.5%,毛利率同比+0.2pcts。得益于公司2021年收购浙江锦泰,布局电池结构件、汽车柔性软连接等业务,5大基地产能逐渐释放,汽车业务收入有望持续增长。2023H1公司光伏储能业务收入9.14亿元,同比+117.7%,毛利率+1.86pcts。得益于公司在微型逆变器的前瞻布局与国际大客户的深入合作关系,公司光伏储能业务营收持续增长可期。 估值 因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3.45pcts及汽车电子业务增速降至70%,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每股收益0.36元/0.40元/0.46元,对应市盈率15.8倍/14.3倍/12.4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领益智造-002600-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新业务布局亮点多-2308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领益智造-002600-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新业务布局亮点多-2308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新业务布局亮点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领益智造(002600)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较多,新品类进展良好;汽车和光伏储能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未来增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上半年公司业绩增幅较大。2023H1公司营收152.89亿元,同比+3.3%,归母净利润12.48亿元,同比+159.3%;扣非归母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129.8%;毛利率20.5%,同比+2.4pcts;净利率8.2%,同比+4.9pcts。2023Q2营收80.74亿元,同比+4.3%/环比+11.9%;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233.1%/环比-7.1%;扣非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181.0%/环比+50.9%;毛利率20.5%,同比+1pct/环比持平。净利率7.4%,同比+5.1pcts/环比-1.5pcts。毛利率提升、汇兑损益等是上半年业绩增长原因。 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获较大提升,新增品类看点较多。2023H1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收入134.73亿元,同比-2.0%;毛利率21.68%,同比+3.5pcts。XR、折叠屏、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进展颇多。XR方面,公司为全球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件等核心部件的定制化产品,协手客户共同攻克关键难点;人形机器人方面,子公司领鹏智能与香港汉森就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量产测试展开合作,或拓展公司RV减速器应用空间;折叠屏方面,公司研发碳纤维产品以优化铰链和屏幕结构,提高整机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我们认为,公司在消费电子新品类布局有望强化公司在消费电子结构件领域的优势。 汽车/光伏储能业务保持快速成长。2023H1公司汽车业务收入7.13亿元,同比+72.5%,毛利率同比+0.2pcts。得益于公司2021年收购浙江锦泰,布局电池结构件、汽车柔性软连接等业务,5大基地产能逐渐释放,汽车业务收入有望持续增长。2023H1公司光伏储能业务收入9.14亿元,同比+117.7%,毛利率+1.86pcts。得益于公司在微型逆变器的前瞻布局与国际大客户的深入合作关系,公司光伏储能业务营收持续增长可期。 估值 因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3.45pcts及汽车电子业务增速降至70%,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每股收益0.36元/0.40元/0.46元,对应市盈率15.8倍/14.3倍/12.4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