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拉锯是熊牛二段的常态,往前看-230813

上传日期:2023-08-14 16:41:14 / 研报作者:张峻晓李浩齐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拉锯是熊牛二段的常态,往前看-230813.pdf
大小:94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拉锯是熊牛二段的常态,往前看-230813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拉锯是熊牛二段的常态,往前看-230813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拉锯是熊牛二段的常态,往前看-230813(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策略周报:拉锯是熊牛二段的常态,往前看-230813(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策略周报:拉锯是熊牛二段的常态,往前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7月下旬以来,沪指放量反攻而后止步于3300一线,本周在利空发酵之下再度落于3200下方。指数依旧在底部拉锯,主线依旧是混沌难明,且波动似乎进一步放大。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的建议是一动不如一静,越是僵持,越要往前看,以中期思维应对短期波动。   为什么说,底部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   前期报告《细数2014,回望不如向前看》、《底部拉锯是熊牛第二段的常态》,我们分别强调了两个核心观点:(一)当前自上而下虽有2014年的影子,但也有很多无法复刻的要素,现阶段指数修复很难是一蹴而就的,回望历史不如向前看;(二)A股的熊牛周期迈向第二阶段,底部僵持、拉锯是这一阶段的常态。关于第二点,前文中只是描述了这一现象,本文我们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在我们看来,库存周期有三个底:预期底、价格底、库存底,基于三个顶底可以划分为先后6个阶段,这正好跟A股的牛熊周期对应。当前,PPI、PMI、核心CPI等线索均指向,“价格底”正在确认,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库存周期进入第2阶段——预期、价格回升,库存仍在回落。   从与A股牛熊周期的对应关系来看:第一段通常是大开大合的拔估值(熊牛转换第一波行情,基本靠估值驱动,强贝塔风格占优),第三段是估值-业绩共振(主动补库开启,通常也对应主升行情,顺周期风格占优),而第二阶段可以视作估值驱动向盈利驱动的过渡期。既不同于第一段的大开大合的拔估值,也不同于第三段估值-业绩共振,底部拉锯、僵持,不看“预期”看“现实”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动不如一静,以中期思维应对短期波动。   上文,我们再次解释了为什么底部拉锯是当前的常态——预期底早已过去(预期驱动的拔估值行情在跨年已经出现过),而库存底还尚未到来(基本面共振上行时点还没到)。回顾近三周的行情,我们注意到:724政治局会议后,指数以及主线轮动顺序跟2023跨年前后较为一致,且轮动的速度明显更快。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一动不如一静,以中期思维应对短期波动;结构上,以红利资产作压舱石,低位顺周期为矛,同时兼顾中报业绩:   (一)库存周期与熊牛周期的第2阶段,除了僵持、拉锯是常态,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看“预期”看“现实”,这就意味着,指数不会是一蹴而就式的,需要保有耐心等待基本面渐次好转;(二)库存周期“价格底”大概率已经出现,针对本轮周期见底回升的弹性,供给与需求两端结合可能是个更好的方法(详见《库存周期能给出什么答案?》);(三)下半年“西落”预期大概率要修正,美债利率的高位震荡可能持续,同时也隐含了一个风险,就是美股估值与美债利率的矛盾,也因此“红利”重估(含中特)作为压舱石的底仓配置依然必要。   行业配置建议:一动不若一静,以红利资产作压舱石,以低位顺周期为矛:(一)赔率思维下的低位顺周期:家电、医美/零售、保险;(二)兼顾中报业绩&供需格局改善的方向:商用车、工业金属;(三)中期“压舱石”红利重估:油气开采/运营商。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恶化;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