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压力-230804

上传日期:2023-08-11 11:56:38 / 研报作者:杨业伟王春呓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压力-230804.pdf
大小:1.2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压力-230804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压力-230804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压力-230804(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压力-230804(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压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我国政府债务的构成上,中央政府债务占比较低,地方债务隐性债务占比较高。我国政府债务构成可以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显性债务又称法定债务,包括国债和地方债,隐性债务的边界并不清晰,此处以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作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债按照资金用途划分为一般债与专项债,按照是否新增可以划分为新增债、再融资债和置换债。从资金来源看,城投有息债务可以分为债券、银行贷款和非标。2022年末,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为115.0万亿元,其中城投有息债务54.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34.9万亿元,国债25.9万亿元,分别占同期GDP的44.8%、28.8%和21.4%。我国的政府债务结构特征为,中央债务占比较高,地方债务中城投债务规模较大。   地方政府债的分配机制上,限额控制纳入全面预算管控,且地区分配采取正向激励机制:   1)地方债限额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地方债规模的控制分为新增规模和存量规模的控制。其中新增规模基于年度预算赤字确定,而存量规模的限制则是由上年末限额和当年新增限额相加决定。在灵活度上,地方债限额在两会中确定,年中可以调整,而往年余额未使用额度可以转入下一年。2)再融资债:财库【2018】61号文规定,再融资规模的硬性约束为当年到期本金规模,但用于置换隐债的特殊再融资债除外。3)各省地方债额度分配:正向激励机制。财政部基于一定的核算将全国地方债新增限额分配到各省,再由省分配到市,依次逐级下达。新增地方债分配采用“正向激励”而非“扶贫救困”。但在现实债务压力下,实际分配或有偏离。   近两年政府财力增长乏力,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攀升,导致政府显性债务压力上升。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是国际常用的政府债务风险指标。1)全国层面:地方政府债务率2018年以来年均增长12%,2022年达到125%,已突破120%的警戒线。政府显性负债率2022年为50.4%,距离60%警戒线有一定空间,但同样在快速上升中。地方政府偿债率2022年为13.9%,警戒线为20%,绝对水平不高,但借新还旧的压力较大。利息支出/财政支出方面,一般债利息支出比例低,专项债利息支付比例上升较快,2022年分别为1.77%和5.98%。2)地方层面:根据显性债务率,将地方债务风险划分为红(≥300%),橙(300%-200%),黄(200%-120%),绿(<120%)四档。2022年,天津市债务率为橙档,吉林、云南、辽宁、河北、甘肃、贵州等17个省为黄档,其余10个省为绿档。负债率方面,青海和贵州2022年的负债率超过60%,吉林、甘肃、天津和海南负债率也大于50%,处于较高水平。   显性债务压力将越来越大。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率,假定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年均增速约17.7%(2018-2022年年均增速),2023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预算增速7.6%,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上半年增速-17.2%,此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增速6%,中央转移支付平均增速为7%,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3%,则地方政府债务率2026年可能上升至200%以上。地方政府负债率方面,名义GDP年增速为6%,赤字率为3%,其中中央赤字占比80%,地方政府债余额年均增长17.7%,估算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负债率可能在2025年突破60%红线。地方政府偿债率方面,地方债到期量占比为8%左右,2022年末地方债平均利息支出(票面利率)为3.4%,此后每年假定下降10bps,则偿债率可能在2025年上升至20%以上。并且专项债付息支出将在2024年超过政府性基金支出的10%,即全国平价水平将突破政府目前的纪律红线。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巨大,在地方财力下滑的背景下,隐性债务风险愈加严峻。2022年末,城投有息债务54.2万亿元,是广义地方政府债务中占比最重(47.2%),且较难管控的部分。在地方财力走弱,城投融资环境偏紧的大背景下,城投债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财力走弱,而债务负担继续上升。2)债务短期化导致再融资压力攀升。   3)融资成本高企,与债务环境恶化形成正反馈。4)部分区域风险事件频发,地方保刚兑能力下降。区域债务压力方面,云南、吉林、天津、广西、甘肃、青海、重庆的广义债务率较高,大于700%,青海、吉林、黑龙江、甘肃、云南的狭义债务率大于400%,公开债的债务率也较高。   城投债务付息压力越来越严峻,也是更为实际的压力。2022年末,城投有息债务为54.2万亿,银行、债券和非标分别为33.5万亿、16.0万亿和4.7万亿,2022年城投付息支出2.7万亿。未来五年地方债务的付息率((城投债务利息+地方债利息)/地方综合财力)将维持在14%以上。从预算内的付息支出压力来看,预算内利息支出/预算内综合财力将从2022年的7.1%上升至2027年的10.2%。如果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作为还款来源,2022年城投利息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36.4%,估计未来五年城投利息利息均超过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四成。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有差异;模型设计不合理。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