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开源证券-8月流动性展望: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230731

上传日期:2023-08-01 16:18:16 / 研报作者:陈曦张维凡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开源证券-8月流动性展望: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230731.pdf
大小:5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开源证券-8月流动性展望: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230731

开源证券-8月流动性展望: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230731
文本预览:

《开源证券-8月流动性展望: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2307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8月流动性展望: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23073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8月流动性展望: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7月资金面宽松平稳,关注后续政策出台落地   回顾7月,前半月缺乏主线,市场处在“等政策”和“弱现实”的纠结情绪中,债市收益率窄幅震荡,几乎走平。月中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预期,进一步坐实“弱现实”,债市收益率受基本面影响进一步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17日突破2.64%后一路下行至2.59%。7月2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定调更加积极,对房地产未提及“房住不炒”,首提“活跃资本市场”等,主基调超出市场预期,对债市情绪产生一定压制,债市收益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   流动性方面,7月资金面先松后紧,整体宽松平稳。跨季后,资金利率重返低位,带动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维持高位。7月中旬,受税期、缴准影响,资金利率持续上升,随后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以呵护流动性,税期扰动不大。7月下旬后,央行加大对资金面的呵护力度,资金利率整体平稳,跨月流动性压力不大。截至7月28日,7月DR007中枢1.79%,相比6月下行10bp。   8月潜在流动性压力较小   政府存款方面,对于政府债融资,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预计8月共有17只国债计划发行,发行国债约9500亿元,偿债规模约4000亿元,净融资额约5500亿元;根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专项债发行规模或在8-9月达到高峰,预计8月地方债净融资规模或将接近7000亿元,压力环比大于7月。预计8月地方债净融资规模大于7月,在12500亿左右;对于财政收支差额,一般8月财政支出高于收入,加之后续财政要延续、优化、完善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参考2019年以来广义财政收支情况,预计8月会形成7000亿左右的财政净支出。综上,对于政府存款,综合考虑2023年8月政府融资和财政收支的潜在变化,两者相抵,我们预计2023年8月财政存款规模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政府存款对流动性扰动可能较小。其他方面,8月缴准压力环比上升,参考过去三年同期,预计环比增加1200亿;8月居民和企业取现需求较弱,预计8月M0或小幅正增350亿左右。目前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所缓解,后续汇率扰动因素会逐步缩小。   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边际上行可能性提升   央行方面,稳增长政策已经进入密集发布阶段,当前处在稳增长的重要阶段,央行短期内大概率依然会将资金利率控制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但是随着地产、产业等宽信用政策逐渐落地,基本面转好,央行维持资金面长期低于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下降,资金利率存在逐渐向政策利率边际收敛的可能性,与2022年8月至11月资金利率连续上行逻辑类似。   此次政治局会议上提及“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市场对宽货币的预期升温。细到货币政策工具,确实较为罕见,此前仅2020年4月、2022年4月提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一定代表三季度将有宽货币落地。例如,前两次提过之后,2020年5-6月、2022年5-6月均没有降准降息。更为确定的是宽信用,前两次提过之后,社融存量增速均出现回升,这也将对资金面形成潜在压力。   债市建议保持谨慎,等待政策落地   近期政策进度密集发布阶段,其中地产政策尤甚。继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后,住建部明确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房贷“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随后,多地开始抓紧落实,北京、深圳、合肥、广州相继表态将推出更多地产托底政策。此外,政府债发行可能迎来小高峰,政策显著向民营经济倾斜,或将有效改善市场对经济的预期。   对于债市,政策密集发布阶段,对债市我们依然建议保持谨慎,短期观望,等待政策落地。从政治局会议的主基调以及近期跟进政策发布节奏看,不应低估政策刺激力度,债市存在调整压力。“要活跃资本市场”亦或对债市产生跷跷板效应。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疫情再次扩散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