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北方华创-002371-北方华创深度报告: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领军者,布局全面迎来高速成长-230722.pdf
大小:3.7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北方华创-002371-北方华创深度报告: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领军者,布局全面迎来高速成长-230722

浙商证券-北方华创-002371-北方华创深度报告: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领军者,布局全面迎来高速成长-230722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北方华创-002371-北方华创深度报告: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领军者,布局全面迎来高速成长-23072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北方华创-002371-北方华创深度报告: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领军者,布局全面迎来高速成长-230722(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北方华创深度报告: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领军者,布局全面迎来高速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中国半导体设备龙头平台化发展,营收迈入百亿级业绩加速增长   公司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成,涵盖半导体装备、真空及锂电装备、电子元器件三大业务,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第三代半导体、光伏、锂电、新型显示等领域。公司集成电路设备覆盖刻蚀、沉积、清洗、热处理设备,客户覆盖中芯、华虹、长存、积塔等国内头部晶圆厂。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归母净利润23.5亿元,三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4%、97%,规模效应下利润高增长。   半导体周期反转需求预期向好,外部制裁国产替代加速   2023年全球半导体处于下行周期,SEMI预计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874亿美元,同比-18.6%,预计2024年半导体行业迎周期拐点,设备市场将复苏至1000亿美元。美日荷先进设备封锁,国内晶圆厂积极推进设备国产化,设备加速补短板增长板,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当前我国半导体设备整体国产化率较低,且主要集中在成熟制程,从国产化率高低分为三个梯队:1)国产化率极低(小于5%):ALD、光刻、量测检测、离子注入。2)国产化率较低(10%-30%):涂胶显影、CVD、刻蚀、PVD。3)国产化率较高:清洗(34%)、热处理(40%)、去胶(90%)。   平台型布局逐步完善,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   作为国产半导体设备领军者,公司持续受益设备国产替代+产品线延展。   1)刻蚀设备:国产ICP刻蚀设备龙头,发力CCP刻蚀设备。公司面向逻辑、存储、功率、先进封装等客户,已完成数百道工艺的量产验证,12英寸ICP刻蚀设备出货累计超过2000腔,8英寸CCP刻蚀设备已批量供应市场,12英寸CCP晶边介质刻蚀机已进入多家生产线验证。   2)薄膜沉积:国产PVD设备龙头,CVD和ALD设备全面突破,实现外延设备工艺全覆盖。薄膜沉积装备方面,公司覆盖铜互联、铝、钨、硬掩膜、介质、TSV、背面金属等薄膜沉积工艺,成为国内主流芯片厂优选机台,累计出货超过3000腔。外延设备方面,实现4到12英寸全覆盖,具备单晶硅、多晶硅、碳化硅、氮化镓、磷化铟等多种材料外延生长技术能力,覆盖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射频、半导体照明等领域应用需求。   3)清洗设备:拥有单片清洗、槽式清洗两大技术平台,主要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2018年公司收购美国Akrion,实现单片清洗、槽式清洗全覆盖。   4)热处理设备:国内热处理设备龙头。在立式炉装备方面,公司的中温氧化/退火炉、高温氧化/退火炉、低温合金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批式原子层沉积炉均已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量产设备,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累计出货超过500台,凭借优异的量产稳定性获逻辑、存储、功率、封装、衬底材料等领域主流客户的认可。   5)半导体零部件:布局射频电源和质量流量计两大关键零部件,加强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公司自主研发质量流量计并承担国家02专项,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真空、光伏等行业。2020年北方华创微电子收购北广科技射频技术资产,自主研发射频电源,已实现部分国产替代。   三重优势铸造护城河,产品多点开花打通产业链   1)研发优势:公司研发投入高于行业,具备先进制程突破能力。2018-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42%,2022年达35.7亿元,位于同业第一。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2022年达24%,高于同业可比公司。   2)客户优势:设备类型布局全面,部分设备成为国内主流晶圆厂优选机台,受益于成熟制程扩产及国产替代加速,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客户优势带来更多工艺验证机会,有望实现从成熟到先进的突破。   3)布局优势:除集成电路业务外,公司业务涵盖面板、LED、光伏、锂电等,基于泛半导体全领域的版图已经形成。参考海外应用材料等全球设备龙头并购发展历史,公司有望发展为国内平台型设备龙头,长期看有望从国内迈向全球。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259、332亿元,同比增长36%、29%、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2、48.8、63.6亿元,同比增长58%、31%、30%,对应PE为38、29、22倍。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龙头,收入利润有望快速增长,当前公司估值低于板块均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外部半导体制裁加剧风险、设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