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230721

文本预览:
上周美大豆开始发力上涨,涨幅4.09%,最终报收1373美分/蒲式耳.内盘方面,豆一主力小幅回落,跌幅0.88%,收盘于5095元/吨。本周以来内外盘大豆期价呈现内跌外涨的局面。总体上,市场基本消化完美国农业部公布的6月份种植面积意向报告以及季度库存报告的利空影响。后市来看,市场已逐步将焦点关注于美豆主产区天气及生长情况。我们认为:随着后市气候出现反复,美豆可能迎来一波天气市炒作所带来的涨幅。 海外方面,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作物周报显示,美大豆优良率为55%,高于市场预期的53%,前一周为51%,上年同期为61%;开花率为56%,上一周为39%,上年同期为46%;结荚率为20%,上一周为10%,而上年同期为13%。整体来看,得益于7月上旬美豆产区降水情况较好,干旱情况有所缓解并且美豆优良率有所回升。目前仍有约57%的大豆产区处于干旱。较之前的60%继续降低,干旱情况得到部分缓解。根据美国气象局天气展望显示,下周大部分的主产州气温接近或低于正常水平,降水量则接近或低于中值。预计美豆优良率或将在提升1~2个百分点。综上,在美豆的种植面积司比大降的情况下,新作大豆最终收获产量的关键就在于美豆单产,故美豆走势仍将与其主产区天气密切相关。我们预计未来将是美豆关键的天气炒作窗口期,一旦主产区天气出现不利于作物生长,美豆价格将轻松实现上涨。 国内方面,根据Mysteel农产品对全国主要油厂调查情况显示,123家油厂大豆实际压榨量176.51万吨,开机率51.01%;较预估低11.38万吨目前大豆库存为558.37万吨,较上周增加87.03万吨,增幅18.46%。由于上周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库存已连续第二周回升,甚至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目前看来,大豆累库进度加快,一方面国内周度大豆到港增加,预计在7月到港大豆船或将超1000万吨的情况下,油厂供应会维持宽松格局。另一方面上周油厂开机率连续三周下滑,周度压榨从200万吨以上下降至180万吨。综上,我们预计后市大豆的累库趋势不改,油厂开机率或将小幅升落。后市大豆能否再度上涨将取决于终端市场的采购和提货节奏。 综上所述,美豆市场已经基本消化此前利空情绪,随着天气炒作市开启而展开震荡上扬。国内需关注油厂累库状况,包括进口到港量等因素,价格方面大概率将继续震荡回落。
展开>>
收起<<
《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2307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23072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千海金研究所《大豆市场简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上周美大豆开始发力上涨,涨幅4.09%,最终报收1373美分/蒲式耳.内盘方面,豆一主力小幅回落,跌幅0.88%,收盘于5095元/吨。本周以来内外盘大豆期价呈现内跌外涨的局面。总体上,市场基本消化完美国农业部公布的6月份种植面积意向报告以及季度库存报告的利空影响。后市来看,市场已逐步将焦点关注于美豆主产区天气及生长情况。我们认为:随着后市气候出现反复,美豆可能迎来一波天气市炒作所带来的涨幅。 海外方面,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作物周报显示,美大豆优良率为55%,高于市场预期的53%,前一周为51%,上年同期为61%;开花率为56%,上一周为39%,上年同期为46%;结荚率为20%,上一周为10%,而上年同期为13%。整体来看,得益于7月上旬美豆产区降水情况较好,干旱情况有所缓解并且美豆优良率有所回升。目前仍有约57%的大豆产区处于干旱。较之前的60%继续降低,干旱情况得到部分缓解。根据美国气象局天气展望显示,下周大部分的主产州气温接近或低于正常水平,降水量则接近或低于中值。预计美豆优良率或将在提升1~2个百分点。综上,在美豆的种植面积司比大降的情况下,新作大豆最终收获产量的关键就在于美豆单产,故美豆走势仍将与其主产区天气密切相关。我们预计未来将是美豆关键的天气炒作窗口期,一旦主产区天气出现不利于作物生长,美豆价格将轻松实现上涨。 国内方面,根据Mysteel农产品对全国主要油厂调查情况显示,123家油厂大豆实际压榨量176.51万吨,开机率51.01%;较预估低11.38万吨目前大豆库存为558.37万吨,较上周增加87.03万吨,增幅18.46%。由于上周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库存已连续第二周回升,甚至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目前看来,大豆累库进度加快,一方面国内周度大豆到港增加,预计在7月到港大豆船或将超1000万吨的情况下,油厂供应会维持宽松格局。另一方面上周油厂开机率连续三周下滑,周度压榨从200万吨以上下降至180万吨。综上,我们预计后市大豆的累库趋势不改,油厂开机率或将小幅升落。后市大豆能否再度上涨将取决于终端市场的采购和提货节奏。 综上所述,美豆市场已经基本消化此前利空情绪,随着天气炒作市开启而展开震荡上扬。国内需关注油厂累库状况,包括进口到港量等因素,价格方面大概率将继续震荡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