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远东资信-可转债市场运行现状与“中特估”转债特征浅析-230714

上传日期:2023-07-14 06:36:53 / 研报作者:于昊翔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远东资信-可转债市场运行现状与“中特估”转债特征浅析-230714.pdf
大小:56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远东资信-可转债市场运行现状与“中特估”转债特征浅析-230714

远东资信-可转债市场运行现状与“中特估”转债特征浅析-230714
文本预览:

《远东资信-可转债市场运行现状与“中特估”转债特征浅析-230714(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可转债市场运行现状与“中特估”转债特征浅析-230714(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远东资信《可转债市场运行现状与“中特估”转债特征浅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6月8日,易会满出席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并再次提及“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夯实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内在基础”。2023年以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简称“中特估”)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本文从可转债这一近年快速发展的再融资品种出发,考察可转债市场整体运行情况。此外,本文特别聚焦今年火热的“中特估”所涉及的国企可转债市场,对其运行现状及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2017年,A股再融资市场因非公开发行新规的出台迎来重大变化,《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修订使得非公开发行在定价规则、融资规模、融资时间间隔等方面受到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政策面的收紧使得非公开发行市场规模显著缩水。可转债市场自2017年开始,发行规模和发行只数均迎来显著增长。发行规模方面,2019-2021年可转债发行规模均维持在2700亿元左右的高峰,可谓是可转债发展的黄金三年;2022年下降至2188.16亿元,有所降温;2023年上半年发行规模为732.5亿元,按此推算2023年整体发行规模或将有所下滑。   国企可转债是我国可转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存央企转债19只,占全市场的3.58%;地方国企转债56只,占全市场的10.55%。从存量余额方面来看,全市场总存量为8622.8亿元,其中,央企可转债存量为1212.24亿元,占全市场的14.06%;地方国企可转债存量为997.31亿元,占全市场的11.57%。   从债项评级级别来看,国企可转债债项评级中枢明显高于全市场评级中枢。国企可转债债项评级主要集中在AAA级和AA+级,占比分别为32%、33%,而全市场可转债债项评级主要集中在AA级和AA-级,占比分别为26%、29%。   从成交额方面来看,2022年以来国企可转债月度成交额在2022年3月达到4763.27亿元的峰值后逐渐回落至2022年10月的894.7亿元,2023年上半年同比下滑40%。对比正股成交额,本文考察国企可转债成交额与正股成交额的比值,可转债成交额2022年2-4月超过正股成交额,但对比全市场可转债交易情况来看,整体可转债市场交投活跃时,国企交易活跃度明显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他时间段可转债成交额与正股成交额的比值基本保持在0.5-0.8之间,与全市场水平相当。   非国企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集中分布在0%-150%之间,纯债溢价率集中分布在0%-100%之间;国企可转债转股溢价率和纯债溢价率均比非国企可转债更小,分布更为集中,转股溢价率集中分布在0%-60%之间;纯债溢价率集中分布在0%-40%之间。结合上文对转股溢价率的分析来看,国企可转债的股性表现总体优于非国企可转债,可转债价格对正股价格的跟随现象更为明显。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