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6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收缩暂缓,债市未到调整时-230712

文本预览:
6月居民企业信贷修复,政府债券融资规模拖累 总量指标上看,6月社融新增4.22万亿元,市场预期为3.22万亿元,高于预期值1万亿元;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05万亿元,市场预期值为2.38万亿元,高于预期值6657亿元。 结构角度来看,除政府债券融资与表外三项,其余社融分项均同比走强,居民企业端信贷需求回暖延续。 信贷端,居民短贷与中长贷改善延续。6月居民中长贷新增4630亿元,同比多增463亿元,已恢复至近三年来中枢水平,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914亿元,同比多增632亿元,考虑到去年疫情管控逐步放开的高基数,仍能实现同比多增反映居民端消费预期引导较好,且从居民的提前还贷角度来看,RMBS条件早偿指数已由6月初的0.2150降至月末的0.1718。 企业贷款短端与长端均走强。6月企业短期贷款新增7449亿元,同比多增543亿元,连续两个月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而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借款均表现较好,6月新增1.59万亿元,同比多增1436亿元。 企业债券方面,6月净融资2360亿元,同比多增14亿元,为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转正,环比多增4535亿元。回顾今年以来的企业端融资,均存在信贷高增、债券拖累的结构分化情况,或反映企业融资需求触达的不均以及银行主动投放贷款的意愿较强。 政府债券方面,6月政府债券净融资53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08万亿元,上半年来看,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同比下滑1.27万亿元,主要原因在于去年监管要求新增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完,导致去年政府债融资高基数,而今年发行节奏放缓。 债市策略:社融信贷的单月修复不是调整债市预期的充分条件 6月社融与信贷的较上年同期均多增。社融角度来看,6月社融同比少增9726亿元,但高于市场预期1万亿元;6月信贷同比多增2400亿元,高于预期值6657亿元。节奏上看,今年的社融数据呈现“强-弱-强”的趋势,社融修复的稳定性、方向性仍待观察。4、5月增资放缓后6月再度走强,从结构上看,社融增速下滑主要受政府债券表外三项下降作用的结果,而6月降息后信贷总量与结构均较稳,支撑项依然在企业端,居民中长贷也实现同比多增,预期引导良好。 6月以来,市场的走势更偏向于“政策市”,6月上半月的收益率一路下行、下半月的快速回调再到7月各类放松政策的博弈均反映债市方向仍不明朗。虽然5月的社融与信贷增长不及预期,但月中国常会提出的“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体现政策的较强定力以及对经济修复的信心,而考虑到6月社融与信贷数据的好转,市场对政策加码的预期明显减弱,再叠加目前市场杠杆率较高,债市方向不明确的背后也容易放大其他因素带来的扰动。我们当下时间不宜过度乐观,6月以来的存款利率调降、OMO利率下调或表明政策结束“静默期”,而7月政策市的博弈更多可能是来自市场预期的不同,但大概率政策定调还是围绕高质量发展。 债市观点方面,短期来看利空因素兑现前置,10Y国债距离2.6%仅不到4bp,关键期限债券博弈已较为充分,后续来看大概率维持震荡走势。市场不会将单月的社融信贷修复视为调整基本面预期的充分条件,相反可能会因为金融数据的改善而降低政策刺激的预期。整体来看,后续多空因素仍然胶着,MLF下方的窄幅震荡仍难以打破,仍然建议多看少动、持券观望。 风险提示 经济修复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华安证券-6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收缩暂缓,债市未到调整时-23071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6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收缩暂缓,债市未到调整时-230712(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6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收缩暂缓,债市未到调整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6月居民企业信贷修复,政府债券融资规模拖累 总量指标上看,6月社融新增4.22万亿元,市场预期为3.22万亿元,高于预期值1万亿元;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05万亿元,市场预期值为2.38万亿元,高于预期值6657亿元。 结构角度来看,除政府债券融资与表外三项,其余社融分项均同比走强,居民企业端信贷需求回暖延续。 信贷端,居民短贷与中长贷改善延续。6月居民中长贷新增4630亿元,同比多增463亿元,已恢复至近三年来中枢水平,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914亿元,同比多增632亿元,考虑到去年疫情管控逐步放开的高基数,仍能实现同比多增反映居民端消费预期引导较好,且从居民的提前还贷角度来看,RMBS条件早偿指数已由6月初的0.2150降至月末的0.1718。 企业贷款短端与长端均走强。6月企业短期贷款新增7449亿元,同比多增543亿元,连续两个月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而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借款均表现较好,6月新增1.59万亿元,同比多增1436亿元。 企业债券方面,6月净融资2360亿元,同比多增14亿元,为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转正,环比多增4535亿元。回顾今年以来的企业端融资,均存在信贷高增、债券拖累的结构分化情况,或反映企业融资需求触达的不均以及银行主动投放贷款的意愿较强。 政府债券方面,6月政府债券净融资53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08万亿元,上半年来看,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同比下滑1.27万亿元,主要原因在于去年监管要求新增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完,导致去年政府债融资高基数,而今年发行节奏放缓。 债市策略:社融信贷的单月修复不是调整债市预期的充分条件 6月社融与信贷的较上年同期均多增。社融角度来看,6月社融同比少增9726亿元,但高于市场预期1万亿元;6月信贷同比多增2400亿元,高于预期值6657亿元。节奏上看,今年的社融数据呈现“强-弱-强”的趋势,社融修复的稳定性、方向性仍待观察。4、5月增资放缓后6月再度走强,从结构上看,社融增速下滑主要受政府债券表外三项下降作用的结果,而6月降息后信贷总量与结构均较稳,支撑项依然在企业端,居民中长贷也实现同比多增,预期引导良好。 6月以来,市场的走势更偏向于“政策市”,6月上半月的收益率一路下行、下半月的快速回调再到7月各类放松政策的博弈均反映债市方向仍不明朗。虽然5月的社融与信贷增长不及预期,但月中国常会提出的“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体现政策的较强定力以及对经济修复的信心,而考虑到6月社融与信贷数据的好转,市场对政策加码的预期明显减弱,再叠加目前市场杠杆率较高,债市方向不明确的背后也容易放大其他因素带来的扰动。我们当下时间不宜过度乐观,6月以来的存款利率调降、OMO利率下调或表明政策结束“静默期”,而7月政策市的博弈更多可能是来自市场预期的不同,但大概率政策定调还是围绕高质量发展。 债市观点方面,短期来看利空因素兑现前置,10Y国债距离2.6%仅不到4bp,关键期限债券博弈已较为充分,后续来看大概率维持震荡走势。市场不会将单月的社融信贷修复视为调整基本面预期的充分条件,相反可能会因为金融数据的改善而降低政策刺激的预期。整体来看,后续多空因素仍然胶着,MLF下方的窄幅震荡仍难以打破,仍然建议多看少动、持券观望。 风险提示 经济修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