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7月流动性展望:继续关注政策面变化-230702

文本预览:
6月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债市博弈政策预期 回顾6月,各项宏观数据持续磨底,市场已经对“弱现实”形成共识,转而开始博弈政策预期。6月13日央行超预期降息,开启了新一轮稳增长,随后总理在国常会上表示“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市场对于新一轮稳增长措施日渐升温,债市收益率在降息后先下后上,由于对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的预期,债市演绎了利多出尽后的止盈,随后在MLF利率附近小幅震荡。流动性方面,6月资金面先松,后紧,后转松。6月前半段,资金利率较为宽松,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突破历史新高。月中后,受税期、缴准等原因影响,虽有降息加持,但资金利率仍然不断收紧。6月下旬后,央行加大对资金面的呵护力度,资金利率重新回落,整体跨季流动性压力不大。6月DR007中枢1.89%,相比5月上行4bp。 7月潜在流动性缺口可控 政府存款方面,对于政府债融资,根据近3年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预计7月共有16只国债计划发行,发行国债约8000亿元,偿债规模约8500亿元,净融资额约-500亿元;目前根据部分已披露省份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专项债发行规模或在第三季度达到高峰,预计7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将超7000亿元,而7月偿债规模近4000亿,压力环比小于6月。预计7月地方债净融资规模大于6月,在3000亿左右;对于财政收支差额,一般7月财政收入高于支出,但目前财政支出有发力稳增长的必要性,同时新一轮减税降费也已启动,参考2019年以来广义财政收支情况,预计7月会形成1500亿左右的财政净收入。综上,综合考虑2023年7月政府融资和财政收支的潜在变化,我们预计2023年7月财政存款增量为4000亿左右,低于往年同期。 其他方面,7月缴准压力环比下降,参考过去三年同期,预计环比减少1500亿;7月居民和企业取现需求较弱,预计7月M0或小幅正增400亿左右。目前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较大,可能会对外汇占款规模产生一定扰动。 央行存在适当控制资金利率的可能性 央行方面,稳增长的必要性不断增加,资金面有继续为稳增长助力的诉求,因此央行短期内大概率依然会维持资金利率合理充裕。但是不能排除央行会适当控制资金利率的可能性,主要逻辑是:首先,近期质押式回购规模屡创新高,宽松的资金面助长了债市加杠杆行为,央行有防控风险的需要;其次,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金面存在像2022年8月降息后一样逐渐收紧的可能性。 此次降息是“稳增长组合拳”的起点,后续可能会有财政、信用、地产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无论是对后续稳增长政策的预期博弈,还是基本面的可能改善,都很难形成连续的降息预期。此外,受美欧央行后续可能继续加息、以及中国与海外发达国家经济周期错位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二季度后贬值压力较大,6月央行顶住海外降息压力,逆势降息后汇率进一步单边加速贬值,受汇率压力掣肘,短期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较低。 继续关注政策面的变化 6月以来,政策已经在供给和需求上逐渐发力,除降息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长至2027年底,新一轮家电下乡徐徐展开,商务部提出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第二批专项债项目已开始申报,扩充项目储备;财政减税降费聚焦对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当前的基本面现实是复苏斜率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7月大概率将有更多稳增长政策不断释出,7月的政治局会议是重要政策窗口。 对于债市,我们建议保持谨慎,短期观望。目前市场对政策力度强弱存在较大争议,政策是否能超预期将是左右债市收益率的关键。当前债市主流预期为“政策弱刺激、经济弱复苏”,债市收益率对此已基本定价,但如果政策刺激力度和方向超预期,届时将对债市产生较大压力,因此我们建议谨慎加久期,持续关注政策面的变化。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疫情再次扩散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开源证券-7月流动性展望:继续关注政策面变化-2307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7月流动性展望:继续关注政策面变化-23070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7月流动性展望:继续关注政策面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6月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债市博弈政策预期 回顾6月,各项宏观数据持续磨底,市场已经对“弱现实”形成共识,转而开始博弈政策预期。6月13日央行超预期降息,开启了新一轮稳增长,随后总理在国常会上表示“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市场对于新一轮稳增长措施日渐升温,债市收益率在降息后先下后上,由于对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的预期,债市演绎了利多出尽后的止盈,随后在MLF利率附近小幅震荡。流动性方面,6月资金面先松,后紧,后转松。6月前半段,资金利率较为宽松,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突破历史新高。月中后,受税期、缴准等原因影响,虽有降息加持,但资金利率仍然不断收紧。6月下旬后,央行加大对资金面的呵护力度,资金利率重新回落,整体跨季流动性压力不大。6月DR007中枢1.89%,相比5月上行4bp。 7月潜在流动性缺口可控 政府存款方面,对于政府债融资,根据近3年三季度国债发行计划,预计7月共有16只国债计划发行,发行国债约8000亿元,偿债规模约8500亿元,净融资额约-500亿元;目前根据部分已披露省份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专项债发行规模或在第三季度达到高峰,预计7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将超7000亿元,而7月偿债规模近4000亿,压力环比小于6月。预计7月地方债净融资规模大于6月,在3000亿左右;对于财政收支差额,一般7月财政收入高于支出,但目前财政支出有发力稳增长的必要性,同时新一轮减税降费也已启动,参考2019年以来广义财政收支情况,预计7月会形成1500亿左右的财政净收入。综上,综合考虑2023年7月政府融资和财政收支的潜在变化,我们预计2023年7月财政存款增量为4000亿左右,低于往年同期。 其他方面,7月缴准压力环比下降,参考过去三年同期,预计环比减少1500亿;7月居民和企业取现需求较弱,预计7月M0或小幅正增400亿左右。目前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较大,可能会对外汇占款规模产生一定扰动。 央行存在适当控制资金利率的可能性 央行方面,稳增长的必要性不断增加,资金面有继续为稳增长助力的诉求,因此央行短期内大概率依然会维持资金利率合理充裕。但是不能排除央行会适当控制资金利率的可能性,主要逻辑是:首先,近期质押式回购规模屡创新高,宽松的资金面助长了债市加杠杆行为,央行有防控风险的需要;其次,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金面存在像2022年8月降息后一样逐渐收紧的可能性。 此次降息是“稳增长组合拳”的起点,后续可能会有财政、信用、地产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无论是对后续稳增长政策的预期博弈,还是基本面的可能改善,都很难形成连续的降息预期。此外,受美欧央行后续可能继续加息、以及中国与海外发达国家经济周期错位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二季度后贬值压力较大,6月央行顶住海外降息压力,逆势降息后汇率进一步单边加速贬值,受汇率压力掣肘,短期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较低。 继续关注政策面的变化 6月以来,政策已经在供给和需求上逐渐发力,除降息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长至2027年底,新一轮家电下乡徐徐展开,商务部提出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第二批专项债项目已开始申报,扩充项目储备;财政减税降费聚焦对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当前的基本面现实是复苏斜率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7月大概率将有更多稳增长政策不断释出,7月的政治局会议是重要政策窗口。 对于债市,我们建议保持谨慎,短期观望。目前市场对政策力度强弱存在较大争议,政策是否能超预期将是左右债市收益率的关键。当前债市主流预期为“政策弱刺激、经济弱复苏”,债市收益率对此已基本定价,但如果政策刺激力度和方向超预期,届时将对债市产生较大压力,因此我们建议谨慎加久期,持续关注政策面的变化。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疫情再次扩散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