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家电行业半年度策略:把握行业景气复苏,分类布局价值与成长-230618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市场触底出清,板块企稳修复。2022年家电板块震荡显著,疫情反复、通胀压力、海外地缘政治以及国内地产后周期销售疲软等因素拖累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直至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及后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政策层面的积极定调,叠加前期客观影响因素的消退,市场逐渐触底出清,家电板块于同年11月明显企稳回升,估值迎来阶段性修复。 大家电需求韧性强,空调复苏节奏明显。由于家电耐用品、低频消费等属性,加之多重客观因素拖累消费意愿,近年来行业增速持续低迷且需求释放缓慢。不过,相较可选消费性较强的小家电及生活电器,大家电品类,特别是白电产品尽管在居民保有量见顶、新增规模受限等情况下,仍展现出较强的需求韧性。 地产竣工及销售面积同比提升,有望促动行业新增需求释放。随着政策面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已逐渐进入企稳修复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二手房景气指数,在2023年1月下旬升至24点,已超过2022年最高水平。基于目前房屋竣工与新交付量的显现回升,随家装周期逐步进入与兑现,大家电以及包括嵌入式厨电、卫浴以及其他整装智能家电等前置化产品需求或将稳步增长。 新兴渠道蓬勃发展,有望打开小家电二次成长空间。2022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约15%,对传统电商平台份额挤占效应进一步增强,预计2023年占比将提升2pct至17%左右。新兴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直观的产品购买体验,增强购买意愿,同时也为零售行业构筑了新的生态环境,为各品牌以及企业间再度拓宽了增长与竞争空间。 AI技术应用提速,智能家居前景广阔。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同样发展迅速,2016—2022年市场规模由2608亿元增长到6515亿元,CAGR达到16.5%,预计2023年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约7150亿元。从智能家居产品拆分来看,智能家电占比最大约为20%,对比其他安防系列与家居配件产品份额优势明显。对于智能家电产业而言,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的进步,产品已逐步完成由原先的单品智能向单品互联阶段升级,未来有望在成熟技术支撑以及AI新技术的不断赋能下,进一步完善全屋互联与场景式融合。同时,随着规模与技术提升所带动智能化成本的下降,未来也将不断降低消费者的使用门槛,促使行业渗透提速。 投资建议: 现阶段家电行业内销与出口持续恢复,其中在国内地产销售企稳带动下,白电与厨电市场零售逐渐回暖,相较新兴品类增速放缓趋势下,空冰洗等传统大家电产品需求韧性突显,特别是空调行业随进入周期旺季以来,终端市场“量价齐升”态势明显。此外,新兴电商渠道保持高速发展,直接有效推动产品市场下沉,拓宽品牌于传统渠道的增长上限。综合以上观点分析,给予以下投资主线: 1)建议关注经营稳健,产业多元化布局以及高配置价值的大家电龙头:美的集团(000333.SZ)、海尔智家(600690.SH)、格力电器(000651.SZ)、海信家电(000921.SZ); 2)关注受益地产销售回暖预期下,品牌与产品力优势稳固,渠道多元化建设成效有望不断释放的集成灶行业头部:火星人(300894.SZ); 3)关注可选消费类赛道中,需求复苏向好且具备长期成长空间的小家电、清洁电器,以及智能投影板块头部:小熊电器(002959.SZ)、新宝股份(002705.SZ)、飞科电器(603868.SH)、科沃斯(603486.SH)、石头科技(688169.SH)、极米科技(688696.SH); 4)关注受益面板行业景气持续回升,供需关系改善,利润有望显著修复的面板及黑电产业龙头:TCL科技(000100.SZ)、京东方A(000725.SZ)、海信视像(600060.SH)。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波动风险;地产销售回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及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
展开>>
收起<<
《中原证券-家电行业半年度策略:把握行业景气复苏,分类布局价值与成长-230618(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家电行业半年度策略:把握行业景气复苏,分类布局价值与成长-230618(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家电行业半年度策略:把握行业景气复苏,分类布局价值与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市场触底出清,板块企稳修复。2022年家电板块震荡显著,疫情反复、通胀压力、海外地缘政治以及国内地产后周期销售疲软等因素拖累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直至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及后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政策层面的积极定调,叠加前期客观影响因素的消退,市场逐渐触底出清,家电板块于同年11月明显企稳回升,估值迎来阶段性修复。 大家电需求韧性强,空调复苏节奏明显。由于家电耐用品、低频消费等属性,加之多重客观因素拖累消费意愿,近年来行业增速持续低迷且需求释放缓慢。不过,相较可选消费性较强的小家电及生活电器,大家电品类,特别是白电产品尽管在居民保有量见顶、新增规模受限等情况下,仍展现出较强的需求韧性。 地产竣工及销售面积同比提升,有望促动行业新增需求释放。随着政策面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已逐渐进入企稳修复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二手房景气指数,在2023年1月下旬升至24点,已超过2022年最高水平。基于目前房屋竣工与新交付量的显现回升,随家装周期逐步进入与兑现,大家电以及包括嵌入式厨电、卫浴以及其他整装智能家电等前置化产品需求或将稳步增长。 新兴渠道蓬勃发展,有望打开小家电二次成长空间。2022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约15%,对传统电商平台份额挤占效应进一步增强,预计2023年占比将提升2pct至17%左右。新兴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直观的产品购买体验,增强购买意愿,同时也为零售行业构筑了新的生态环境,为各品牌以及企业间再度拓宽了增长与竞争空间。 AI技术应用提速,智能家居前景广阔。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同样发展迅速,2016—2022年市场规模由2608亿元增长到6515亿元,CAGR达到16.5%,预计2023年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约7150亿元。从智能家居产品拆分来看,智能家电占比最大约为20%,对比其他安防系列与家居配件产品份额优势明显。对于智能家电产业而言,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的进步,产品已逐步完成由原先的单品智能向单品互联阶段升级,未来有望在成熟技术支撑以及AI新技术的不断赋能下,进一步完善全屋互联与场景式融合。同时,随着规模与技术提升所带动智能化成本的下降,未来也将不断降低消费者的使用门槛,促使行业渗透提速。 投资建议: 现阶段家电行业内销与出口持续恢复,其中在国内地产销售企稳带动下,白电与厨电市场零售逐渐回暖,相较新兴品类增速放缓趋势下,空冰洗等传统大家电产品需求韧性突显,特别是空调行业随进入周期旺季以来,终端市场“量价齐升”态势明显。此外,新兴电商渠道保持高速发展,直接有效推动产品市场下沉,拓宽品牌于传统渠道的增长上限。综合以上观点分析,给予以下投资主线: 1)建议关注经营稳健,产业多元化布局以及高配置价值的大家电龙头:美的集团(000333.SZ)、海尔智家(600690.SH)、格力电器(000651.SZ)、海信家电(000921.SZ); 2)关注受益地产销售回暖预期下,品牌与产品力优势稳固,渠道多元化建设成效有望不断释放的集成灶行业头部:火星人(300894.SZ); 3)关注可选消费类赛道中,需求复苏向好且具备长期成长空间的小家电、清洁电器,以及智能投影板块头部:小熊电器(002959.SZ)、新宝股份(002705.SZ)、飞科电器(603868.SH)、科沃斯(603486.SH)、石头科技(688169.SH)、极米科技(688696.SH); 4)关注受益面板行业景气持续回升,供需关系改善,利润有望显著修复的面板及黑电产业龙头:TCL科技(000100.SZ)、京东方A(000725.SZ)、海信视像(600060.SH)。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波动风险;地产销售回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及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