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信贷企业强、居民弱延续,政策组合拳或将推出-230614

文本预览:
6月13日,央行公布2023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同比少增1.28万亿;5月新增信贷1.36万亿,同比少增5300亿;5月M2同比增长11.6%,较上月下行0.8pct;M1同比增速4.7%,较上月下降0.6pct。 通知协定存款利率下调,企业存款大幅减少 5月M2同比增速11.60%,较上月下降0.8pct。从存款角度来看,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同比少增202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同比多减12393亿元;非银存款增加3221亿元,同比多增65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同比少增3223亿元。除非银存款外,其余各类存款同比新增规模均出现少增或多减,对于M1、M2同比增速表现拖累明显。5月M1、M2增速双双回落,新增存款同比规模大幅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企业端:一方面,5月企业信贷偏弱,致使存款走低;其次,5月中旬以来,多家商业银行下调通知存款与协定存款利率,下架利率较高的通知存款,利率降低或是企业存款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理财市场表现回暖或使企业存款腾挪至理财子等非银机构,截止至5月底理财规模24.9万亿,环比增加3200亿左右。2)居民端:居民存款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或为“五一”节假日消费增加以及居民存款理财化,关注6月份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居民存款转至理财的潜在影响。 信贷新增规模低于预期,延续“企业强、居民弱”结构特征 2023年5月,信贷环比小幅改善,新增规模仍低于去年同期,但符合过去四年中枢水平,企业贷款中票据融资及短贷对信贷总量的拖累较为明显,中长期贷款延续强势态势。 1、居民信贷:5月居民信贷表现低迷,居民加杠杆后劲不足 从居民信贷投向来看,5月新增居民部门贷款新增3672亿元,同比多增784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同比多增14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同比多增637亿元。通过复盘同期历史表现,我们发现虽然5月居民中长期信贷新增规模环比有所回升,但规模仍远低于历史同期表现。其次,1-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及新增贷款总量表现均较弱,居民加杠杆动力不足,居民购房及消费改善的持续性情况值得观察。 2、企业贷款:仍具韧性主要得益于中长期贷款维持高增 从企业信贷投向来看,5月新增企业贷款8558亿元,同比少增6742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同比少增2292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同比多增214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同比少增6709亿元,5月企业贷款表现仍具韧性主要得益于中长期贷款维持高增。目前中长期流贷成本维持低位,4月份企业债券供给高峰后,5月份企业债券发行由于季节性原因回落,企业5月份多通过低成本、中长期贷款满足正常经营需求。其次,一季度财政政策发力的撬动效果仍在延续,但边际贡献有所减弱。5月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同比规模大幅回落或减少,信贷投放增速放缓也印证了央行降息操作的必要性。 投资策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先行,关注政策组合拳推出 4月央行在Q1货币政策例会曾表示要“保持信贷节奏平稳”,对于二季度信贷投放节奏放缓市场已有预期,但5月回落幅度及结构表现仍低于市场预期。结合5月PMI、通胀等多项数据来看,当前宏观经济修复压力仍较大,居民信贷新增规模依然处于近年历史低位,反映出经济内生修复动能不强,核心CPI同比小幅下行,企业生产经营意愿回落,社融数据进一步印证“逆周期调节”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昨日OMO利率调降叠加5月低于预期的信贷数据颁布后,10Y国债全天下行5BP,利率下行至2.62%。通过复盘历次降息后债市表现,并考虑到降息后资金面继续维持宽松、机构资产荒加剧,我们认为本轮债牛仍在延续,10Y国债利率下限或将突破2.6%。在内需动能不强、经济修复速度放缓的经济现状下,下阶段财政政策继续发力概率有所提升,建议关注特别国债及国开建设基金等政策性工具的发行重启,以带动基建等重大项目投资。另外,今年地方城投平台非标、信贷、公开债负面舆情频发,宽信用、稳增长诉求下缓释地方债务风险概率有所提高,我们认为今年或将以地方债务限额与余额之差为限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进一步缓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风险提示 财政工具使用超预期,宏观经济表现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信贷企业强、居民弱延续,政策组合拳或将推出-23061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信贷企业强、居民弱延续,政策组合拳或将推出-23061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信贷企业强、居民弱延续,政策组合拳或将推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6月13日,央行公布2023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同比少增1.28万亿;5月新增信贷1.36万亿,同比少增5300亿;5月M2同比增长11.6%,较上月下行0.8pct;M1同比增速4.7%,较上月下降0.6pct。 通知协定存款利率下调,企业存款大幅减少 5月M2同比增速11.60%,较上月下降0.8pct。从存款角度来看,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同比少增202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同比多减12393亿元;非银存款增加3221亿元,同比多增65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同比少增3223亿元。除非银存款外,其余各类存款同比新增规模均出现少增或多减,对于M1、M2同比增速表现拖累明显。5月M1、M2增速双双回落,新增存款同比规模大幅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企业端:一方面,5月企业信贷偏弱,致使存款走低;其次,5月中旬以来,多家商业银行下调通知存款与协定存款利率,下架利率较高的通知存款,利率降低或是企业存款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理财市场表现回暖或使企业存款腾挪至理财子等非银机构,截止至5月底理财规模24.9万亿,环比增加3200亿左右。2)居民端:居民存款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或为“五一”节假日消费增加以及居民存款理财化,关注6月份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居民存款转至理财的潜在影响。 信贷新增规模低于预期,延续“企业强、居民弱”结构特征 2023年5月,信贷环比小幅改善,新增规模仍低于去年同期,但符合过去四年中枢水平,企业贷款中票据融资及短贷对信贷总量的拖累较为明显,中长期贷款延续强势态势。 1、居民信贷:5月居民信贷表现低迷,居民加杠杆后劲不足 从居民信贷投向来看,5月新增居民部门贷款新增3672亿元,同比多增784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同比多增14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同比多增637亿元。通过复盘同期历史表现,我们发现虽然5月居民中长期信贷新增规模环比有所回升,但规模仍远低于历史同期表现。其次,1-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及新增贷款总量表现均较弱,居民加杠杆动力不足,居民购房及消费改善的持续性情况值得观察。 2、企业贷款:仍具韧性主要得益于中长期贷款维持高增 从企业信贷投向来看,5月新增企业贷款8558亿元,同比少增6742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同比少增2292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同比多增214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同比少增6709亿元,5月企业贷款表现仍具韧性主要得益于中长期贷款维持高增。目前中长期流贷成本维持低位,4月份企业债券供给高峰后,5月份企业债券发行由于季节性原因回落,企业5月份多通过低成本、中长期贷款满足正常经营需求。其次,一季度财政政策发力的撬动效果仍在延续,但边际贡献有所减弱。5月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同比规模大幅回落或减少,信贷投放增速放缓也印证了央行降息操作的必要性。 投资策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先行,关注政策组合拳推出 4月央行在Q1货币政策例会曾表示要“保持信贷节奏平稳”,对于二季度信贷投放节奏放缓市场已有预期,但5月回落幅度及结构表现仍低于市场预期。结合5月PMI、通胀等多项数据来看,当前宏观经济修复压力仍较大,居民信贷新增规模依然处于近年历史低位,反映出经济内生修复动能不强,核心CPI同比小幅下行,企业生产经营意愿回落,社融数据进一步印证“逆周期调节”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昨日OMO利率调降叠加5月低于预期的信贷数据颁布后,10Y国债全天下行5BP,利率下行至2.62%。通过复盘历次降息后债市表现,并考虑到降息后资金面继续维持宽松、机构资产荒加剧,我们认为本轮债牛仍在延续,10Y国债利率下限或将突破2.6%。在内需动能不强、经济修复速度放缓的经济现状下,下阶段财政政策继续发力概率有所提升,建议关注特别国债及国开建设基金等政策性工具的发行重启,以带动基建等重大项目投资。另外,今年地方城投平台非标、信贷、公开债负面舆情频发,宽信用、稳增长诉求下缓释地方债务风险概率有所提高,我们认为今年或将以地方债务限额与余额之差为限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进一步缓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风险提示 财政工具使用超预期,宏观经济表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