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调降OMO利率有何信号意义?-230613

上传日期:2023-06-14 10:23:58 / 研报作者:樊信江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调降OMO利率有何信号意义?-230613.pdf
大小:75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调降OMO利率有何信号意义?-230613

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调降OMO利率有何信号意义?-230613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调降OMO利率有何信号意义?-23061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调降OMO利率有何信号意义?-23061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固收动态报告:调降OMO利率有何信号意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6月13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9%,此前为2.0%,逆回购利率降息10bp。同日晚间,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7天、1个月均下调10bp。   一、基本面:OMO利率的先行调整或反映出经济稳增长压力有所增加   1、经济进入Q2以来多项经济、金融与通胀数据表现低于预期,市场对于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央行曾在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然而也需看到国内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等问题。当前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需求端: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预期尚未恢复,并且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依然偏弱;其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可能使外需持续承压,出口压力有开始显现。2)生产端: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仍存制约,终端需求不足下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产需两端需求均疲弱。央行本次逆回购降息操作仍略超出市场预期,本次调降OMO利率时点领先于MLF操作时点,信号意义较强,或为对冲今日社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   2、OMO利率的先行调整或反映出经济稳增长承压。通常OMO与MLF利率同时调整,复盘近几年降息操作.我们发现2020年3月曾出现OMO先于MLF利率调整操作,当时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们认为本次OMO利率的先行调整或反映出当前实体融资需求较弱,经济修复承压下降息必要性较强,但降息对经济当前稳增长效果或有限,关注后续财政宽信用政策发力及产业政策落地。   二、政策面:从“跨周期”到“逆周期”,利率新一轮下行空间或打开   6月7日,易纲行长在座谈会提出要“加强逆周期调节”,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则为“搞好跨周期调节”。从“跨周期”到“逆周期”,货币政策空间或将打开。通过复盘历年货币政策表现,跨周期调节的核心是社融、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而逆周期调节则会加大总量货币政策力度。6月8日,五大行存款利率下调落地,12日多家股份行跟随调整。在PPI持续低迷、CPI低位波动的背景下,央行为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调降OMO利率,预计MLF与LPR随调概率较大。随后央行同幅度下调SLF利率,符合SLF随着OMO利率调整的惯例。SLF是利率走廊的上限,其下调可以压缩利率走廊的幅度,进一步带动利率中枢整体下移,利率新一轮下行空间或打开。   三、利率机制:本次OMO利率调整或为存款利率下调后的对称性调降,总量政策发力仍可期   2022年4月,央行曾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此次对称性调降标志着新一轮宽松政策的开启,有望从量价两端共同改善宽信用进程。受存款结构定期化影响,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所上行,导致银行息差承压。从“价”上看,存款利率的下降也提供了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为进一步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释放信贷需求做出了相应准备。5月信贷表现较差,环比4月虽略有改善,但同比少增5418亿元。本次调降OMO利率为后续MLF利率与LPR的下调提供了空间,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未来新增信贷起到价格引导作用。   四、投资策略:债市下行空间打开,关注稳增长举措及财政逆周期工具出台   随着存款利率下调开启,近期无风险利率也有所下行,OMO利率调降后或将引导利率系统中枢整体下移,有望进一步打开债市下行空间。通过复盘历次降息后债市表现.OMO调降后一周内10Y国债利率普遍下行5-20BP,资金面继续维持宽松叠加机构资产荒,我们认为本轮10Y国债利率下限或将突破2.6%。宽信用叠加稳增长背景下,下阶段财政政策或继续发力带动基建投资概率有所提升。我们在报告《哪些特殊财政工具可能重启?》中提到以2020年为鉴,特别国债资金投向存在泛化的趋势,在内需动能不强、经济修复速度放缓的经济现状下,为带动基建等重大项目投资,建议关注特别国债及国开建设基金等政策性工具的发行重启。另外,今年地方域投平台非标、信贷、公开债负面舆情频发,宽信用、稳增长诉求下缓释地方债务风险概率有所提高,我们认为今年或将以地方债务限额与余额之差为限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进一步缓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五、风险提示   财政工具使用超预期,宏观经济表现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