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期货-股指期货月报:预计大盘进入调整期-230503

文本预览:
1.经济周期:进入被动去库的概率较大。 整体而言,2023年4月制造业大幅回落,退落至荣枯线之下;4月供需都出现了大幅回落,并且上游价格也大幅下降。根据历史主动去库周期,目前进入被动去库越来越近了。3月库存仍在延续,而营收出现止跌回升,3月进入被动去库的概率较大。所以根据库存周期理论,后续经济有望进入复苏期,但我们观察到海外需求较弱以及4月PMI大幅回落重回荣枯线之下,因此经济复苏可能反复。 2.金融数据:中长期贷款增速连续回升。 2023年3月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上升至12。59%,自低点起已连续7个月回升。进入上述描述三部曲的第三步,预计股指维持震荡攀升格局不变,那么去年10月底的低点是这次中期行情的最低点。不过外部环境趋于复杂,行情或有大幅波动。 3.外围:市场环境复杂,金融市场或大幅波动。 美联储自1980年以来总共有8次加息周期,加息最大幅度的是2004年至2006年加息24次,幅度为400个BP。加息比较急速的是1994年至1995年加息7次,幅度275个BP。截止目前,本次加息9次,幅度475个BP。本次加息475个BP,超过历史最高幅度,基本确定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 但通过历史经验,我们知道一是不宜低估单体流动性的扩散风险,风险往往发源于个别机构,但金融市场的挤兑和恐慌情绪往往容易使得风险情绪形成负反馈甚至外溢其他国家,继而使得单体风险向系统性风险演变;二是美联储救助越果断,流动性风险修复越快,政策犹豫不决往往容易拉长危机应对的战线。因此本次SVB破产事件或改变美联储加息路径,5月美联储或停止加息,甚至后续或进入短暂的降息周期。否则美联储仍继续加息,有可能使得单体风险向系统性风险演变,那金融市场或出现大幅波动。 4.市场判断: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估值修复至历史中等水平。 截止4月30号,上证指数PE为13.53,处于自2010年以来的50.05%的分位数。上证50PE为10.02,分位数为47.85%;沪深300PE为12.21,分位数为46.80%;中证500PE为25.03,分位数为25.32%;中证1000PE为33.49,分位数为25.52%;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PE仍处于历史中等水平,指数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从风险溢价来看,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进入下行趋势,后市仍有较大下行空间;中证500和1000指数风险溢价离历史低位仍有距离,所以四大指数仍有上行空间。 从行业PE和PB来看,通信、金融行业比较有优势;而食品饮料、电子、汽车、计算机、公用事业等板块估值比较高,从指数来看,上证50指数仍有估值优势。 5.观点和投资策略: 2023年4月制造业大幅回落,退落至荣枯线之下;4月供需都出现了大幅回落,并且上游价格也大幅下降。根据历史主动去库周期,目前进入被动去库越来越近了。3月库存仍在延续,而营收出现止跌回升,3月进入被动去库的概率较大。所以根据库存周期理论,后续经济有望进入复苏期,但我们观察到海外需求较弱以及4月PMI大幅回落重回荣枯线之下,因此经济复苏可能反复。此外,本轮加息475个BP,超过历史最高幅度。本次SVB破产事件或改变美联储加息路径,5月美联储或停止加息,甚至后续或进入短暂的降息周期。否则美联储仍继续加息,有可能使得单体风险向系统性风险演变,那金融市场或出现大幅波动。 四大指数风险溢价较高,风险补偿较高,指数仍有较强吸引力。从行业估值看,上证50指数仍有估值优势。 技术上,大盘突破新高后出现顶部钝化,并且级别较大,目前顶部结构形成。再加上之前IC的顶部结构形成,并且级别也比较大,预计大盘进入调整期。短期虽然在金融股护盘下出现止跌反弹,但还不能排除调整结束,并且如果大盘再创新高,大盘仍有钝化。 四大指数方面,大盘和IC指数出现技术调整信号,短期在金融股带动下止跌企稳反弹,但小盘股指仍在调整周期;大盘股指率先企稳,下跌空间有限。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多单IH2306,供参考。 风险点:债务(银行、欧债)危机、地缘政治风险。
展开>>
收起<<
《华联期货-股指期货月报:预计大盘进入调整期-23050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联期货-股指期货月报:预计大盘进入调整期-230503(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联期货《股指期货月报:预计大盘进入调整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1.经济周期:进入被动去库的概率较大。 整体而言,2023年4月制造业大幅回落,退落至荣枯线之下;4月供需都出现了大幅回落,并且上游价格也大幅下降。根据历史主动去库周期,目前进入被动去库越来越近了。3月库存仍在延续,而营收出现止跌回升,3月进入被动去库的概率较大。所以根据库存周期理论,后续经济有望进入复苏期,但我们观察到海外需求较弱以及4月PMI大幅回落重回荣枯线之下,因此经济复苏可能反复。 2.金融数据:中长期贷款增速连续回升。 2023年3月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上升至12。59%,自低点起已连续7个月回升。进入上述描述三部曲的第三步,预计股指维持震荡攀升格局不变,那么去年10月底的低点是这次中期行情的最低点。不过外部环境趋于复杂,行情或有大幅波动。 3.外围:市场环境复杂,金融市场或大幅波动。 美联储自1980年以来总共有8次加息周期,加息最大幅度的是2004年至2006年加息24次,幅度为400个BP。加息比较急速的是1994年至1995年加息7次,幅度275个BP。截止目前,本次加息9次,幅度475个BP。本次加息475个BP,超过历史最高幅度,基本确定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 但通过历史经验,我们知道一是不宜低估单体流动性的扩散风险,风险往往发源于个别机构,但金融市场的挤兑和恐慌情绪往往容易使得风险情绪形成负反馈甚至外溢其他国家,继而使得单体风险向系统性风险演变;二是美联储救助越果断,流动性风险修复越快,政策犹豫不决往往容易拉长危机应对的战线。因此本次SVB破产事件或改变美联储加息路径,5月美联储或停止加息,甚至后续或进入短暂的降息周期。否则美联储仍继续加息,有可能使得单体风险向系统性风险演变,那金融市场或出现大幅波动。 4.市场判断: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估值修复至历史中等水平。 截止4月30号,上证指数PE为13.53,处于自2010年以来的50.05%的分位数。上证50PE为10.02,分位数为47.85%;沪深300PE为12.21,分位数为46.80%;中证500PE为25.03,分位数为25.32%;中证1000PE为33.49,分位数为25.52%;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PE仍处于历史中等水平,指数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从风险溢价来看,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进入下行趋势,后市仍有较大下行空间;中证500和1000指数风险溢价离历史低位仍有距离,所以四大指数仍有上行空间。 从行业PE和PB来看,通信、金融行业比较有优势;而食品饮料、电子、汽车、计算机、公用事业等板块估值比较高,从指数来看,上证50指数仍有估值优势。 5.观点和投资策略: 2023年4月制造业大幅回落,退落至荣枯线之下;4月供需都出现了大幅回落,并且上游价格也大幅下降。根据历史主动去库周期,目前进入被动去库越来越近了。3月库存仍在延续,而营收出现止跌回升,3月进入被动去库的概率较大。所以根据库存周期理论,后续经济有望进入复苏期,但我们观察到海外需求较弱以及4月PMI大幅回落重回荣枯线之下,因此经济复苏可能反复。此外,本轮加息475个BP,超过历史最高幅度。本次SVB破产事件或改变美联储加息路径,5月美联储或停止加息,甚至后续或进入短暂的降息周期。否则美联储仍继续加息,有可能使得单体风险向系统性风险演变,那金融市场或出现大幅波动。 四大指数风险溢价较高,风险补偿较高,指数仍有较强吸引力。从行业估值看,上证50指数仍有估值优势。 技术上,大盘突破新高后出现顶部钝化,并且级别较大,目前顶部结构形成。再加上之前IC的顶部结构形成,并且级别也比较大,预计大盘进入调整期。短期虽然在金融股护盘下出现止跌反弹,但还不能排除调整结束,并且如果大盘再创新高,大盘仍有钝化。 四大指数方面,大盘和IC指数出现技术调整信号,短期在金融股带动下止跌企稳反弹,但小盘股指仍在调整周期;大盘股指率先企稳,下跌空间有限。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多单IH2306,供参考。 风险点:债务(银行、欧债)危机、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