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苏博特-603916-Q1业绩下滑,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30430

文本预览:
苏博特(603916)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收入6.66亿元,同减7.1%;归母净利0.40亿元,同减49.6%;EPS0.10元,同减47.4%。22023年减水剂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回升,公司江门基地竣工投产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一季度业绩下滑,经营现金流表现较好。2023Q1公司实现营收6.66亿元,同减7.1%;归母净利0.40亿元,同减49.6%;EPS0.10元,同减47.4%。23Q1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较上年同期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主要系一季度经营性付款低于上年同期所致。 23Q1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环比均提升。2023Q1公司毛利率为36.57%,同减2.66pct,环比22Q4提升2.27pct;归母净利率为6.07%,同减5.14pct,环比22Q4增长0.83pct。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7.70%,同减0.9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65%/9.96%/5.29%/1.80%,同比分别变动-1.21/0.89/-0.64/-0.01pct。 23Q1高性能减水剂销量小幅下滑。2023年一季度,公司高性能减水剂销量为18.83万吨,同减4.9%;高效减水剂销量为0.98万吨,同减20.3%;功能性材料销量为4.58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据我们测算,2023Q1公司高性能减水剂单价为1994.25元/吨,同减8.24%;高效减水剂单价为2096.65元/吨,同增9.65%;功能性材料单价同比基本持平。 需求有望持续回升,产业链布局持续优化。2023Q1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超10%,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2022年明显收窄,且销售单价有所回升,有望带动减水剂下游需求继续回升。3月,公司广东江门基地竣工投产,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链布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估值 Q1公司业绩下滑,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41.8、49.5、57.9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4.1、5.2、6.0亿元;EPS分别为0.96、1.24、1.42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苏博特-603916-Q1业绩下滑,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3043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苏博特-603916-Q1业绩下滑,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3043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Q1业绩下滑,盈利能力环比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苏博特(603916)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收入6.66亿元,同减7.1%;归母净利0.40亿元,同减49.6%;EPS0.10元,同减47.4%。22023年减水剂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回升,公司江门基地竣工投产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一季度业绩下滑,经营现金流表现较好。2023Q1公司实现营收6.66亿元,同减7.1%;归母净利0.40亿元,同减49.6%;EPS0.10元,同减47.4%。23Q1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较上年同期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主要系一季度经营性付款低于上年同期所致。 23Q1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环比均提升。2023Q1公司毛利率为36.57%,同减2.66pct,环比22Q4提升2.27pct;归母净利率为6.07%,同减5.14pct,环比22Q4增长0.83pct。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7.70%,同减0.9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65%/9.96%/5.29%/1.80%,同比分别变动-1.21/0.89/-0.64/-0.01pct。 23Q1高性能减水剂销量小幅下滑。2023年一季度,公司高性能减水剂销量为18.83万吨,同减4.9%;高效减水剂销量为0.98万吨,同减20.3%;功能性材料销量为4.58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据我们测算,2023Q1公司高性能减水剂单价为1994.25元/吨,同减8.24%;高效减水剂单价为2096.65元/吨,同增9.65%;功能性材料单价同比基本持平。 需求有望持续回升,产业链布局持续优化。2023Q1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超10%,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2022年明显收窄,且销售单价有所回升,有望带动减水剂下游需求继续回升。3月,公司广东江门基地竣工投产,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链布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估值 Q1公司业绩下滑,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41.8、49.5、57.9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4.1、5.2、6.0亿元;EPS分别为0.96、1.24、1.42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