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天洋新材-603330-首次覆盖报告:热熔环保粘接龙头、光伏胶膜快速放量-230426

文本预览:
天洋新材(603330) 核心观点 环保粘接材料领先企业,营收规模节节攀升。公司深耕环保热熔粘接材料二十余年,是国内领先的环保粘接材料生产商,2021年公司在热熔环保粘接材料市占率达40%。随着未来“双碳”政策的推进,绿色环保型粘胶剂市占率有望提升,将带动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受公司产能扩张以及下游需求带动,公司收入逐年增长。2018-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61亿元增长至10.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9%,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52.7%;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7亿元,同比增长45.4%。 光伏行业景气上行,叠加公司积极扩产,业绩增长空间持续打开。2019-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26.52GW增长至87.41G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82%。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持续提升带动光伏组件产量稳步增长。2018-2022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从84.3GW增长至288.7G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光伏封装胶膜为光伏组件的核心组成材料之一,2018-2022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从9.3亿平方米增长至31.8亿平方米。公司持续扩大产能,公司光伏封装胶膜产销量也实现大幅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产量、销量分别为4508.15万平方米、4384.4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51.87%、147.62%。2022年公司光伏封装胶膜销售收入约7.29亿元,同比增长约125%。公司紧抓行业机遇,积极扩大光伏胶膜产能。公司预计2022年光伏封装胶膜有效产能达约1.6亿平方米/年,2023年达约3.5亿平方米/年。未来随着公司产能的陆续释放,有望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公司积极扩产及整合电子胶板块,实施国产替代。公司电子胶产品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公司积极拓展电子胶领域客户,2021年与汇川技术、公牛集团、方太集团、美的集团等客户达成合作,同时与华生电机加深合作。公司推进电子胶产能建设,产能将由830吨/年提升至1730吨/年,未来有望贡献业绩增量。同时公司积极整合电子胶业务板块,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在光伏封装胶膜和电子胶领域的布局,未来业绩增长空间有望持续打开。我们预期2022/2023/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09/29.64/55.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2.09/4.7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2/0.48/1.09元/股,以2023年4月26日收盘价11.07元为基准,2023/2024年对应的PE分别为22.88/10.16倍。结合光伏封装胶膜行业高景气,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环保风险等。
展开>>
收起<<
《东亚前海证券-天洋新材-603330-首次覆盖报告:热熔环保粘接龙头、光伏胶膜快速放量-230426(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天洋新材-603330-首次覆盖报告:热熔环保粘接龙头、光伏胶膜快速放量-230426(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亚前海证券《首次覆盖报告:热熔环保粘接龙头、光伏胶膜快速放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天洋新材(603330) 核心观点 环保粘接材料领先企业,营收规模节节攀升。公司深耕环保热熔粘接材料二十余年,是国内领先的环保粘接材料生产商,2021年公司在热熔环保粘接材料市占率达40%。随着未来“双碳”政策的推进,绿色环保型粘胶剂市占率有望提升,将带动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受公司产能扩张以及下游需求带动,公司收入逐年增长。2018-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61亿元增长至10.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9%,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52.7%;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7亿元,同比增长45.4%。 光伏行业景气上行,叠加公司积极扩产,业绩增长空间持续打开。2019-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26.52GW增长至87.41G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82%。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持续提升带动光伏组件产量稳步增长。2018-2022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从84.3GW增长至288.7G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光伏封装胶膜为光伏组件的核心组成材料之一,2018-2022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从9.3亿平方米增长至31.8亿平方米。公司持续扩大产能,公司光伏封装胶膜产销量也实现大幅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产量、销量分别为4508.15万平方米、4384.4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51.87%、147.62%。2022年公司光伏封装胶膜销售收入约7.29亿元,同比增长约125%。公司紧抓行业机遇,积极扩大光伏胶膜产能。公司预计2022年光伏封装胶膜有效产能达约1.6亿平方米/年,2023年达约3.5亿平方米/年。未来随着公司产能的陆续释放,有望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公司积极扩产及整合电子胶板块,实施国产替代。公司电子胶产品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公司积极拓展电子胶领域客户,2021年与汇川技术、公牛集团、方太集团、美的集团等客户达成合作,同时与华生电机加深合作。公司推进电子胶产能建设,产能将由830吨/年提升至1730吨/年,未来有望贡献业绩增量。同时公司积极整合电子胶业务板块,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在光伏封装胶膜和电子胶领域的布局,未来业绩增长空间有望持续打开。我们预期2022/2023/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09/29.64/55.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2.09/4.7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2/0.48/1.09元/股,以2023年4月26日收盘价11.07元为基准,2023/2024年对应的PE分别为22.88/10.16倍。结合光伏封装胶膜行业高景气,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环保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