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伟星新材-002372-逆势破局,稳健进取,成长持续-230423

文本预览:
伟星新材(002372) 公司于4月20日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9.54亿元,同增8.86%;归母净利12.97亿元,同增6.06%;EPS0.82元,每股分红0.6元,合计分红9.55亿元。公司在2022年外部环境高压下仍然实现逆势破局,稳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2023年成长持续,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逆势增长,难能可贵。在2022年国内国际环境压力均较大,需求下滑、疫情冲击等多重不利影响下,公司实现了全年归母净利6.06%的正增长,我们认为这来之不易。在地产数据下滑较多的情况下,公司持续深耕零售,全力拓展同心圆业务,严控工程风险,稳扎稳打推动海外市场开拓。PPR/PE/PVC收入分别实现6.43%、3.69%、7.93%的同比增长;防水、净水为代表的其他产品实现64.82%的增长。成本下降,利润率稳健。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39.76%,同比仅下降0.03pct,在原材料波动较大,地产下行较多的情况下,公司维持了综合毛利率的相对稳定,体现了公司价格体系的稳定,以及零售端较强的议价能力。综合来看,公司分产品、分区域、分渠道均表现较强,现金流量稳健,利润水平稳定,在逆境中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韧性。 四季度增速更进一步。单四季度,公司营收27.90亿元,同增18.18%;归母净利5.28亿元,同增17.33%,增速环比三季度均有较多提升。四季度销售毛利率39.46%,净利率19.08%,环比小幅下滑,同比基本持平。我们认为去年四季度公司主动促销降库一定程度支撑了公司的营收,小幅影响了利润率。但更重要的在于公司在面临原材料价格下降时,价格体系基本维持不变,市场开拓仍然顺利。 2023年经营计划已定,看好公司成长持续。公司计划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6.5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成本费用控制在59.50亿元。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成长性,第一,公司进一步深耕零售,“星管家”加持下,主业塑管竞争力较强,价格体系稳健,下游需求韧性较强;第二,公司持续拓展星管家业务,近年营收增长率均超50%,防水与净水依托管材渠道,定位中高端,当前已做到9.72%的营收占比和9.10%的利润占比,未来继续保持50%的复合增速目标,贡献的营收和毛利规模可期;第三,公司收购新加坡捷流已有将近一年半时间,磨合期已过,海外业务或将进入加速期。 估值 我们基本维持原有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82.89、93.74、105.11亿元;归母净利16.02、17.74、20.3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01、1.11、1.28元,对应市盈率23.0、20.7、18.1倍。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需求超预期下滑,同心圆业务增速放缓。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伟星新材-002372-逆势破局,稳健进取,成长持续-23042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伟星新材-002372-逆势破局,稳健进取,成长持续-230423(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逆势破局,稳健进取,成长持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伟星新材(002372) 公司于4月20日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9.54亿元,同增8.86%;归母净利12.97亿元,同增6.06%;EPS0.82元,每股分红0.6元,合计分红9.55亿元。公司在2022年外部环境高压下仍然实现逆势破局,稳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2023年成长持续,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逆势增长,难能可贵。在2022年国内国际环境压力均较大,需求下滑、疫情冲击等多重不利影响下,公司实现了全年归母净利6.06%的正增长,我们认为这来之不易。在地产数据下滑较多的情况下,公司持续深耕零售,全力拓展同心圆业务,严控工程风险,稳扎稳打推动海外市场开拓。PPR/PE/PVC收入分别实现6.43%、3.69%、7.93%的同比增长;防水、净水为代表的其他产品实现64.82%的增长。成本下降,利润率稳健。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39.76%,同比仅下降0.03pct,在原材料波动较大,地产下行较多的情况下,公司维持了综合毛利率的相对稳定,体现了公司价格体系的稳定,以及零售端较强的议价能力。综合来看,公司分产品、分区域、分渠道均表现较强,现金流量稳健,利润水平稳定,在逆境中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韧性。 四季度增速更进一步。单四季度,公司营收27.90亿元,同增18.18%;归母净利5.28亿元,同增17.33%,增速环比三季度均有较多提升。四季度销售毛利率39.46%,净利率19.08%,环比小幅下滑,同比基本持平。我们认为去年四季度公司主动促销降库一定程度支撑了公司的营收,小幅影响了利润率。但更重要的在于公司在面临原材料价格下降时,价格体系基本维持不变,市场开拓仍然顺利。 2023年经营计划已定,看好公司成长持续。公司计划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6.5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成本费用控制在59.50亿元。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成长性,第一,公司进一步深耕零售,“星管家”加持下,主业塑管竞争力较强,价格体系稳健,下游需求韧性较强;第二,公司持续拓展星管家业务,近年营收增长率均超50%,防水与净水依托管材渠道,定位中高端,当前已做到9.72%的营收占比和9.10%的利润占比,未来继续保持50%的复合增速目标,贡献的营收和毛利规模可期;第三,公司收购新加坡捷流已有将近一年半时间,磨合期已过,海外业务或将进入加速期。 估值 我们基本维持原有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82.89、93.74、105.11亿元;归母净利16.02、17.74、20.3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01、1.11、1.28元,对应市盈率23.0、20.7、18.1倍。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需求超预期下滑,同心圆业务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