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天赐材料-002709-2022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3Q1盈利承压-230418

文本预览:
天赐材料(002709)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全年实现盈利 57.1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58.77%;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出货量显著增长, 日化业务稳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 年盈利同比增长 158.77%,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盈利 57.14 亿元,同比增长 158.77%;扣非盈利 55.39 亿元,同比增长155.38%。根据公司年报测算, 2022Q4 公司实现盈利 13.54 亿元,同比增长106.82%;扣非盈利 12.85 亿元,同比增长 95.08%。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2022 年实现盈利 55.5-59.5 亿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锂离子电池材料量利齐升,日化业务稳健发展: 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销量稳步增长。 锂离子电池材料全年实现销量 43.08 万吨,同比增长 92%,其中电解液销量同比增长 122%,磷酸铁销量同比增长 71%,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实现营收 208.22 亿元,同比增长113.94%,毛利率 38.55%,同比提升 2.52 个百分点;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稳步发展,全年实现营收 11.35 亿元,同比增长 3.02%,毛利率 29.83%,同比降低 3.75 个百分点。 经营能力逐步提升: 公司经营能力稳步提升,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41.6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3.45%。此外,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较好,全年的期间费用率为 7.04%,同比降低 0.60 个百分点。 2023Q1 盈利承压,后期有望回升: 公司发布 2023 年一季报,一季度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公司盈利呈下滑趋势。 23Q1 实现营收 43.14亿元,同比降低 16.22%,实现盈利 6.95 亿元,同比降低 53.62%,实现扣非盈利 6.86 亿元,同比降低 54.11%。 后期随着锂盐等原材料价格逐步企稳,公司盈利有望提升。 估值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公告与行业情况,我们将公司 2023-2025 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 2.55/3.46/4.06 元(原预测 2023-2025 年摊薄每股收益为3.56/4.26/-元),对应市盈率 16.9/12.4/10.6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利波动;疫情影响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天赐材料-002709-2022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3Q1盈利承压-23041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天赐材料-002709-2022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3Q1盈利承压-23041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2022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3Q1盈利承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天赐材料(002709)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全年实现盈利 57.1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58.77%;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出货量显著增长, 日化业务稳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 年盈利同比增长 158.77%,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盈利 57.14 亿元,同比增长 158.77%;扣非盈利 55.39 亿元,同比增长155.38%。根据公司年报测算, 2022Q4 公司实现盈利 13.54 亿元,同比增长106.82%;扣非盈利 12.85 亿元,同比增长 95.08%。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2022 年实现盈利 55.5-59.5 亿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锂离子电池材料量利齐升,日化业务稳健发展: 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销量稳步增长。 锂离子电池材料全年实现销量 43.08 万吨,同比增长 92%,其中电解液销量同比增长 122%,磷酸铁销量同比增长 71%,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实现营收 208.22 亿元,同比增长113.94%,毛利率 38.55%,同比提升 2.52 个百分点;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稳步发展,全年实现营收 11.35 亿元,同比增长 3.02%,毛利率 29.83%,同比降低 3.75 个百分点。 经营能力逐步提升: 公司经营能力稳步提升,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41.6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3.45%。此外,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较好,全年的期间费用率为 7.04%,同比降低 0.60 个百分点。 2023Q1 盈利承压,后期有望回升: 公司发布 2023 年一季报,一季度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公司盈利呈下滑趋势。 23Q1 实现营收 43.14亿元,同比降低 16.22%,实现盈利 6.95 亿元,同比降低 53.62%,实现扣非盈利 6.86 亿元,同比降低 54.11%。 后期随着锂盐等原材料价格逐步企稳,公司盈利有望提升。 估值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公告与行业情况,我们将公司 2023-2025 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 2.55/3.46/4.06 元(原预测 2023-2025 年摊薄每股收益为3.56/4.26/-元),对应市盈率 16.9/12.4/10.6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利波动;疫情影响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