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银行业周报: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年报,业绩驱动下估值修复可期-230326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3年3月24日,中信银行业本周上涨0.06%,跑输沪深300指数1.6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2;中信银行业本月下跌1.16%,跑输沪深300指数0.11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9;中信银行业年初至今下跌1.78%,跑输沪深300指数5.7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8。 具体到中信银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本周表现来看,城商行板块表现较优,各板块表现如下:城商行上涨0.69%,股份行上涨0.68%,农商行下跌1.02%,国有行下跌1.30%。 银行业周观点:截至3月24日,5家上市银行率先发布2022年年报,其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和中信银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正增长。下周银行年报将密集披露,稳健的基本面将为行业估值修复提供有力支撑,建议重点关注业绩驱动下的板块估值修复机会。 展望2023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仍是发展经济的总基调,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将是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对于银行业来说,一方面,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推动地产需求端回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保交楼”、“三支箭”等房地产政策的加速落地有助于化解房地产风险,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另一方面,伴随“稳增长”、“促消费扩内需”等政策与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深入推进,宏观经济预期向好,各市场主体活力将得到有效激发,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银行业估值修复可期。 银行股投资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建议关注受益于经济高景气区域、业绩确定性相对较强的区域性中小银行成都银行(601838.SH)、杭州银行(600926.SH)和常熟银行(601128.SH)。二是建议关注综合经营能力强、业绩稳健、受益于房地产风险缓释、宏观经济修复下零售业务优势凸显的招商银行(600036.SH)和平安银行(000001.SZ)。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信贷需求疲软、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滑,净息差持续承压的风险。
展开>>
收起<<
《东莞证券-银行业周报: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年报,业绩驱动下估值修复可期-23032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证券-银行业周报: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年报,业绩驱动下估值修复可期-23032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莞证券《银行业周报: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年报,业绩驱动下估值修复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3年3月24日,中信银行业本周上涨0.06%,跑输沪深300指数1.6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2;中信银行业本月下跌1.16%,跑输沪深300指数0.11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9;中信银行业年初至今下跌1.78%,跑输沪深300指数5.7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8。 具体到中信银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本周表现来看,城商行板块表现较优,各板块表现如下:城商行上涨0.69%,股份行上涨0.68%,农商行下跌1.02%,国有行下跌1.30%。 银行业周观点:截至3月24日,5家上市银行率先发布2022年年报,其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和中信银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正增长。下周银行年报将密集披露,稳健的基本面将为行业估值修复提供有力支撑,建议重点关注业绩驱动下的板块估值修复机会。 展望2023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仍是发展经济的总基调,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将是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对于银行业来说,一方面,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推动地产需求端回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保交楼”、“三支箭”等房地产政策的加速落地有助于化解房地产风险,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另一方面,伴随“稳增长”、“促消费扩内需”等政策与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深入推进,宏观经济预期向好,各市场主体活力将得到有效激发,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银行业估值修复可期。 银行股投资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建议关注受益于经济高景气区域、业绩确定性相对较强的区域性中小银行成都银行(601838.SH)、杭州银行(600926.SH)和常熟银行(601128.SH)。二是建议关注综合经营能力强、业绩稳健、受益于房地产风险缓释、宏观经济修复下零售业务优势凸显的招商银行(600036.SH)和平安银行(000001.SZ)。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信贷需求疲软、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滑,净息差持续承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