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医药行业点评:配置目录更新,有望带动大型医用设备及造影剂药物放量-230322.pdf
大小:77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医药行业点评:配置目录更新,有望带动大型医用设备及造影剂药物放量-230322

平安证券-医药行业点评:配置目录更新,有望带动大型医用设备及造影剂药物放量-230322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医药行业点评:配置目录更新,有望带动大型医用设备及造影剂药物放量-2303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医药行业点评:配置目录更新,有望带动大型医用设备及造影剂药物放量-230322(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医药行业点评:配置目录更新,有望带动大型医用设备及造影剂药物放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项:   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健委颁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产品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产品由6个调减为4个,产品的分类发生了合并、降类或调入调出。   平安观点:   新目录的调整源自产品成熟度与临床需求   新目录中,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I调出管理品目,PET/MR、部分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由甲类移至乙类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品目,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纳入甲类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此外,新目录提高了两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的价格限额。甲类由3000万元增加至5000万元(单台/套),乙类由1000~3000万元增加至3000~5000万元(单台/套)。   新目录的调整顺应了医疗新基建背景下医院采购需求的释放   2020年起,我国开始了医疗新基建项目,此后保持持续推进。2022年10月,中央财政下达卫生健康领域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5.21亿元,涉及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各级医疗机构的新建、扩建、迁建项目,能力达标提升项目以及医疗设备购置项目等。由于我国大型医用设备的人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医疗新基建将带来大量设备采购需求。   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CT保有量约为18.2台,仅为美国的约三分之一。2018年,中国每百万人MR保有量约为9.7台,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再受配置证限制后,医疗机构对于中高端CT、MR产品的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我国PET/CT和PET/MR市场均处于发展早期。2020年中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仅为0.61台,同期美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约为5.73台。而PET/MR作为更尖端的大型医用设备,截至2020年底,全球装机量在200台左右,其中中国装机量在40台左右。在2018年和2023年两版《配置许可管理目录》中,PET/CT和PET/MR分别由甲类降为乙类,采购门槛降低,采购周期缩短,医院对于高端分子影像设备的需求将得到释放。   投资策略:大型医用设备制造厂商及产业链相关公司将获益于新目录的推出   配置门槛下降,大型医用设备装机有望加速。伴随着新版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目录调整,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I等设备不再纳入目录管理,配置门槛进一步下降。2023年版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规划也有望于近期出台,PET/CT、PET/MR等设备配置规划有望大幅提升,建议关注国产大型医用设备龙头联影医疗。   大型医用设备装机加速,同步带动造影剂药物放量。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数量提升后,相应造影剂用量有望同步提升。CT造影剂主要对应碘造影剂,建议关注司太立、恒瑞医药。MRI造影剂主要为钆类造影剂,建议关注北陆药业。PET/CT、PET/MR造影剂主要为以F18-FDG为代表的诊断性核药,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中国同辐。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可能导致现有市场格局变化;2)研发风险:大型医用设备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受阻或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3)市场风险:企业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