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十:势已起,港股进击仍在途-230305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22年5月我们发布《战略看多:从反弹到反转》提出,市场迎来底部左侧,看好“科港稳”,也即,科创板开始反转,恒生科技转折底,稳增长未完待续。港股自2022Q4大幅反弹,23年2月以来随着美国通胀预期反复,恒生指数自高点回撤约13%,作为我们重点推荐的三大板块之一,如何看回调后的港股演绎? 港股复盘:研究框架 我们从DDM模型出发对港股历史进行复盘,我们发现:分子端基本面是驱动港股获得绝对收益的核心因素,而分母端流动性对港股的影响只是辅力。具体而言,当经济运行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分别在DDM模型分子和分母端形成相反的作用力时,也即经济和联邦基金利率共振向上或向下时,基本面带来的影响是更为深刻的。但另一方面,尽管基本面对港股的影响胜于流动性,但当出现重要事件影响时,例如历史上的中美摩擦、非典等事件,此时港股走势亦有偏离基本面可能。风险溢价方面,(1)复盘港股风险溢价低于滚动一年两倍标准差下限的六轮市场表现,恒生指数在一年内的平均涨幅较高。(2)港股卖空成交金额占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悲观情绪,对港股趋势性拐点有一定指引意义。 行情研判:转折向上 结合经济基本面、海外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分析,我们认为支撑港股上涨的核心驱动成立,看好后续港股表现,把握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就分子端来看,从宏观层面上,结合产出缺口和三驾马车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将步入复苏阶段;从微观层面上,指数23年EPS预测回升趋势显现。就分母端来看,结合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历史经验,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拐点渐行渐近。具体来看,以史为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需要观察两个信号,一是美国制造业PMI快速逼近荣枯线,二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高于CPI。截至目前,第一个条件基本满足,美国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第二个条件渐行渐近,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4.75%,仍低于通胀水平(最新发布的1月美国CPI为6.4%),但两者差值正快速收敛。就市场情绪来看,港股市场情绪虽然短期有所波动,但中长期仍在修复中。 进一步综合评估分子端和分母端影响,尽管短期美联储政策仍有约束,但国内经济面向上修复的趋势较为确定,结合复盘经验,此时港股受基本面影响更大。 行业配置:景气为王 在进行行业比较时,我们提出“景气为王”的概念,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港股。根据彭博盈利一致预测,2023年港股的新经济行业景气度普遍向好,如电气设备、信息技术、科技硬件、医疗保健等新经济行业增速居前,2023年盈利增速预测均高于30%;在边际变化上,重点关注电气设备、科技硬件等环比有较大提升的行业。另一方面,能源、综合消费者服务、居家用品等传统行业23年景气度也居于前列,具备配置价值。 我们自下而上梳理出一份可关注港股名单,供投资者参考。 风险提示 全球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地域摩擦进一步加剧恶化;历史统计规律有效性下降。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十:势已起,港股进击仍在途-230305(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十:势已起,港股进击仍在途-230305(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新繁荣牛市之十:势已起,港股进击仍在途》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22年5月我们发布《战略看多:从反弹到反转》提出,市场迎来底部左侧,看好“科港稳”,也即,科创板开始反转,恒生科技转折底,稳增长未完待续。港股自2022Q4大幅反弹,23年2月以来随着美国通胀预期反复,恒生指数自高点回撤约13%,作为我们重点推荐的三大板块之一,如何看回调后的港股演绎? 港股复盘:研究框架 我们从DDM模型出发对港股历史进行复盘,我们发现:分子端基本面是驱动港股获得绝对收益的核心因素,而分母端流动性对港股的影响只是辅力。具体而言,当经济运行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分别在DDM模型分子和分母端形成相反的作用力时,也即经济和联邦基金利率共振向上或向下时,基本面带来的影响是更为深刻的。但另一方面,尽管基本面对港股的影响胜于流动性,但当出现重要事件影响时,例如历史上的中美摩擦、非典等事件,此时港股走势亦有偏离基本面可能。风险溢价方面,(1)复盘港股风险溢价低于滚动一年两倍标准差下限的六轮市场表现,恒生指数在一年内的平均涨幅较高。(2)港股卖空成交金额占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悲观情绪,对港股趋势性拐点有一定指引意义。 行情研判:转折向上 结合经济基本面、海外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分析,我们认为支撑港股上涨的核心驱动成立,看好后续港股表现,把握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就分子端来看,从宏观层面上,结合产出缺口和三驾马车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将步入复苏阶段;从微观层面上,指数23年EPS预测回升趋势显现。就分母端来看,结合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历史经验,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拐点渐行渐近。具体来看,以史为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需要观察两个信号,一是美国制造业PMI快速逼近荣枯线,二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高于CPI。截至目前,第一个条件基本满足,美国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第二个条件渐行渐近,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4.75%,仍低于通胀水平(最新发布的1月美国CPI为6.4%),但两者差值正快速收敛。就市场情绪来看,港股市场情绪虽然短期有所波动,但中长期仍在修复中。 进一步综合评估分子端和分母端影响,尽管短期美联储政策仍有约束,但国内经济面向上修复的趋势较为确定,结合复盘经验,此时港股受基本面影响更大。 行业配置:景气为王 在进行行业比较时,我们提出“景气为王”的概念,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港股。根据彭博盈利一致预测,2023年港股的新经济行业景气度普遍向好,如电气设备、信息技术、科技硬件、医疗保健等新经济行业增速居前,2023年盈利增速预测均高于30%;在边际变化上,重点关注电气设备、科技硬件等环比有较大提升的行业。另一方面,能源、综合消费者服务、居家用品等传统行业23年景气度也居于前列,具备配置价值。 我们自下而上梳理出一份可关注港股名单,供投资者参考。 风险提示 全球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地域摩擦进一步加剧恶化;历史统计规律有效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