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士兰微-600460-定增已获受理,车规级产品加速扩展-230306

上传日期:2023-03-06 14:29:03 / 研报作者:胡剑叶子胡慧李梓澎周靖翔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士兰微-600460-定增已获受理,车规级产品加速扩展-230306.pdf
大小:29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士兰微-600460-定增已获受理,车规级产品加速扩展-230306

国信证券-士兰微-600460-定增已获受理,车规级产品加速扩展-230306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士兰微-600460-定增已获受理,车规级产品加速扩展-23030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士兰微-600460-定增已获受理,车规级产品加速扩展-23030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定增已获受理,车规级产品加速扩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士兰微(600460)   事项:   公司公告: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已获上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65亿元,用于芯片制造及封装的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SiC功率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和“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项目。   国信电子观点:1)公司此前建设了国内首条12英寸特色工艺产线,具备产能端先发优势;在此基础上,公司12英寸产能将持续扩充至25年9万片/月,为公司规模增长提供持续动能。2)公司车规级IGBT模块已实现批量供货,产品获零跑、菱电、比亚迪、汇川等客户认可,根据NE时代数据,23年1月上险乘用车功率模块中,士兰微已在A级车车型中批量供货。3)目前公司SiCMOSFET已在客户端开始验证,量产线(1.2万片/月)将为产品实现迅速上量、占据市场先发优势提供支撑。我们看好士兰微硅基器件芯片与封装产能同步升级的长期规模优势、碳化硅基器件前瞻布局的先发优势,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0.4/12.7/1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38/30x,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产能与产品结构持续升级,车规级功率产品进展迅速   公司在先进工艺及产品上布局领先,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从2018年启动国内第一条12英寸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产线建设至今,公司12英寸产线截至22年上半年已释放产能5万片/月,实际月产出达到4.7万片/月,产能建设持续中。本次募集资金建设“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年产36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生产线,用于生产FS-IGBT、T-DPMOSFET、SGT-MOSFET;“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达产后将实现年产720万块汽车级功率模块的新增产能。   车规级功率产品进展迅速,A级车功率模块已开始批量供货。在车规级MOSFET领域,士兰微目前与比亚迪、吉利、零跑、菱电、汇川等部分整车厂商和Tier1厂商配合上量中,预计将成为未来的销售增长主要来源。在IGBT模块方面,公司陆续开拓了多家知名新能源车领域客户,主要包括比亚迪、广汽、零跑、武汉菱电、汇川、麦格米特、英威腾、华创、小鹏等。根据NE时代数据,23年1月上险乘用车IGBT功率模块中,公司已有A级车车型开始批量供货。   未来新增的12英寸产线及汽车功率模块线有望为公司带来4.72亿的净利润贡献。根据公司公告预计,“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在第三年满产后有望实现营收16.2亿元,对应净利润2.04亿元;“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年产720万块汽车级功率模块第四年满产后有望实现营收27.7亿元,对应净利润2.68亿元。   碳化硅产能与产品同步发力,未来将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曲线   碳化硅芯片产能前瞻布局,进一步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SiC功率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规划新增SiCMOSFET芯片12万片/年、SiCSBD芯片2.4万片/年,预计在第4年满产后有望实现营业收入20.97亿元,对应净利润1.38亿元。目前,公司研发的平面型SiCMOSFET1200V产品的导通电阻已实现13-13.5毫欧并向客户提供工程样品。随着公司量产线建设与产品验证同步推进,未来在行业增长驱动下公司有望抢占发展先机。   投资建议:公司硅基器件产能与产品双升级、碳化硅前瞻布局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公司未来硅基器件芯片与封装制造产能同步升级形成的长期规模优势,碳化硅前瞻布局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86/108/135亿元,归母净利润10.4/12.7/1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38/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规级产品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