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煤炭开采行业点评:一文读懂BP《能源展望2023》-230216

文本预览:
俄乌战争可能会对全球能源体系产生长期的影响。 从能源角度来看,俄乌战争的影响将分为三个方面:能源安全、经济增长和全球能源供应结构。 俄乌战争后市场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加剧,引发了“能源自主”的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国内能源供应,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也降低了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国的地位,这些份额将被国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填补。 石油:需求预期下降,供应由美国和 OPEC 主导。 中长期内,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预期缓慢增加,但这个增长的需求量被发达国家石油需求量的加速下降所抵消,在这种趋势下, BP 预计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石油需求中的份额将从 2021 年的 55%增加到 2050 年的 70%左右。 而全球石油供应结构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石油产地储量逐渐被耗尽、欧佩克竞相增加其市场份额,美国致密油产量近10 年或将不断增长,俄罗斯石油产量会持续下降。 天然气:需求短期内增加,供应由美国和中东主导。 在短期内,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这种增加随后被发达国家主导的从天然气到低碳能源的转型所抵消。 BP 预计 2025 年前天然气需求会上升, LNG 贸易增长强劲,而 2030 年后 LNG 贸易的不确定性会增加。 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 2030 年前 LNG 贸易持续增长,且主要增长来源为进口; 2030 年后由于多种因素对天然气需求的综合影响, LNG 贸易不确定性提高。 2030 年全球LNG 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美国和卡塔尔出口的大幅扩张满足;俄罗斯近年 LNG 出口受到制裁的影响而下降。 电力:需求大幅增长,供应的增长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 在新兴经济体日益繁荣和全球能源系统日益电气化的推动下,电力需求强劲增长。 BP 预计 2050 年全球终端电力需求会增长 75%,而其中 90%的增长是由新兴经济体带来的。 随着能源体系的日益电气化,终端电力需求大幅提升,且电气化进程在所有终端行业都很明显。 由于电力行业去碳化转型, BP 预计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所有地区的煤炭发电量将明显减少。 然而在“俄乌战争”条件下,煤炭的使用更为持久, 2030年前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煤炭发电量会增加,随后 20 年中国煤炭发电将急剧下降,并造成全球煤炭发电总量的下降。 资本开支: 对风力和太阳能的资本开支明显增加,尽管上游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下降,但传统能源的投资意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保持。 投资策略。 煤炭板块自 2022 年 9 月以来,已调整 5 个月之久,且遭机构系统性减配( 22Q4 主动型基金对煤炭板块持仓占比仅 0.99%,环比 22Q3 下滑 0.52pct) 。 但当前煤炭企业 PE 水平普遍回落至 4~6 倍,部分公司股息率已高达 10%+,在煤炭市场双轨运行的背景下,煤企高盈利的稳定和持续性远超预期,板块性价比凸显,坚定看好。 此外,市场对煤价预期过于悲观,大部分认为煤价将从此转势, 2023 年中枢下移。 但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边际修复和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3 年动力煤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基本平衡但阶段性偏紧的格局,且煤炭市场仍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如铁路外运、动煤“双规制”、海外不确定性等,均将对煤价形成较强支撑。 考虑到非电用煤或存惊喜, 2023 年煤价波动幅度或加大,中枢或超市场预期(具体参见报告《估值修复不会缺席,矛盾难解,价格或存惊喜》) 。 强烈看好煤、气产能扩容的广汇能源;看好低估值、高股息的山煤国际;坚守核心资产,看好高长协占比、高分红煤企的估值修复,重点推荐:中国神华、兖矿能源、陕西煤业、中煤能源;重点推荐焦煤板块的潞安环能、平煤股份、山西焦煤;煤炭转型先锋华阳股份;受益煤电建设提速的盛德鑫泰、青达环保。 风险提示: 全球煤炭产量超预期, 全球煤炭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煤炭开采行业点评:一文读懂BP《能源展望2023》-23021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煤炭开采行业点评:一文读懂BP《能源展望2023》-23021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煤炭开采行业点评:一文读懂BP《能源展望2023》》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俄乌战争可能会对全球能源体系产生长期的影响。 从能源角度来看,俄乌战争的影响将分为三个方面:能源安全、经济增长和全球能源供应结构。 俄乌战争后市场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加剧,引发了“能源自主”的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国内能源供应,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也降低了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国的地位,这些份额将被国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填补。 石油:需求预期下降,供应由美国和 OPEC 主导。 中长期内,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预期缓慢增加,但这个增长的需求量被发达国家石油需求量的加速下降所抵消,在这种趋势下, BP 预计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石油需求中的份额将从 2021 年的 55%增加到 2050 年的 70%左右。 而全球石油供应结构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石油产地储量逐渐被耗尽、欧佩克竞相增加其市场份额,美国致密油产量近10 年或将不断增长,俄罗斯石油产量会持续下降。 天然气:需求短期内增加,供应由美国和中东主导。 在短期内,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这种增加随后被发达国家主导的从天然气到低碳能源的转型所抵消。 BP 预计 2025 年前天然气需求会上升, LNG 贸易增长强劲,而 2030 年后 LNG 贸易的不确定性会增加。 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 2030 年前 LNG 贸易持续增长,且主要增长来源为进口; 2030 年后由于多种因素对天然气需求的综合影响, LNG 贸易不确定性提高。 2030 年全球LNG 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美国和卡塔尔出口的大幅扩张满足;俄罗斯近年 LNG 出口受到制裁的影响而下降。 电力:需求大幅增长,供应的增长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 在新兴经济体日益繁荣和全球能源系统日益电气化的推动下,电力需求强劲增长。 BP 预计 2050 年全球终端电力需求会增长 75%,而其中 90%的增长是由新兴经济体带来的。 随着能源体系的日益电气化,终端电力需求大幅提升,且电气化进程在所有终端行业都很明显。 由于电力行业去碳化转型, BP 预计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所有地区的煤炭发电量将明显减少。 然而在“俄乌战争”条件下,煤炭的使用更为持久, 2030年前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煤炭发电量会增加,随后 20 年中国煤炭发电将急剧下降,并造成全球煤炭发电总量的下降。 资本开支: 对风力和太阳能的资本开支明显增加,尽管上游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下降,但传统能源的投资意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保持。 投资策略。 煤炭板块自 2022 年 9 月以来,已调整 5 个月之久,且遭机构系统性减配( 22Q4 主动型基金对煤炭板块持仓占比仅 0.99%,环比 22Q3 下滑 0.52pct) 。 但当前煤炭企业 PE 水平普遍回落至 4~6 倍,部分公司股息率已高达 10%+,在煤炭市场双轨运行的背景下,煤企高盈利的稳定和持续性远超预期,板块性价比凸显,坚定看好。 此外,市场对煤价预期过于悲观,大部分认为煤价将从此转势, 2023 年中枢下移。 但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边际修复和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3 年动力煤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基本平衡但阶段性偏紧的格局,且煤炭市场仍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如铁路外运、动煤“双规制”、海外不确定性等,均将对煤价形成较强支撑。 考虑到非电用煤或存惊喜, 2023 年煤价波动幅度或加大,中枢或超市场预期(具体参见报告《估值修复不会缺席,矛盾难解,价格或存惊喜》) 。 强烈看好煤、气产能扩容的广汇能源;看好低估值、高股息的山煤国际;坚守核心资产,看好高长协占比、高分红煤企的估值修复,重点推荐:中国神华、兖矿能源、陕西煤业、中煤能源;重点推荐焦煤板块的潞安环能、平煤股份、山西焦煤;煤炭转型先锋华阳股份;受益煤电建设提速的盛德鑫泰、青达环保。 风险提示: 全球煤炭产量超预期, 全球煤炭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