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信贷开门红如何影响经济复苏和后续政策?-230212

文本预览:
企业中长贷拉动下,新增信贷实现开门红。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高基数下同比多增9200亿元,企业中长贷是最大贡献项。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对于企业中长贷的拉动作用最明显,基建中长贷增速也有良好表现。当前企业处在去库存阶段,短期信贷需求相应下滑。居民端受提前还贷潮影响,房贷面临收缩压力。此外居民消费倾向尚未完全释放,短期贷款出现同比少增。 新增社融增幅可观,高基数下存量增速有所回落。新增社融创历史第二高增幅,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9.4%,与高基数有关。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分项一是企业债券,今年1月在发行利率上升、信贷替代效应的影响,企业债融资同比少增。二是政府债券,今年政府债到期压力较大,对社融的拉动作用或有所退坡。三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受“票据新规”影响短期内或持续缩量。 M1增速大幅反弹,更多是春节错位对同比读数的扰动。1月M1增速较上月大幅提升3个百分点至6.7%,将M1增速拆分为两部分,一是M0贡献,代表居民取现需求。二是企业活期存款贡献,用于衡量企业资金活跃度。历史上看,两项指标在每年1月或2月均会出现大幅波动,主要由春节错位因素导致。企业资金活跃度是否有实质性改善,仍需进一步观察。M2增速升至12.6%,一方面或与资金涌入股市、推升非银存款有关。另一方面,居民储蓄意愿仍待松动、存款多增,企业贷款大规模投放下派生存款增多,较去年同比少减。 政策保驾护航下,经济动能有望继续复苏。今年经济向上,社融多增是重要基础。1月社融总量修复幅度有限,反映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结构上有喜有忧,总体符合我们此前“居民去杠杆,企业加杠杆补上居民端缺口,政府辅助发力”的判断。未来社融若进一步扩张,一方面源自经济内生动能修复,另一方面或需要政策的保驾护航,以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的延续性。我们预计政策有望继续宽松,关注央行潜在的信贷政策力度升级、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行、创设新型工具等。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推出不及预期,美欧经济衰退等。
展开>>
收起<<
《信达证券-信贷开门红如何影响经济复苏和后续政策?-230212(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信贷开门红如何影响经济复苏和后续政策?-230212(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信贷开门红如何影响经济复苏和后续政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企业中长贷拉动下,新增信贷实现开门红。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高基数下同比多增9200亿元,企业中长贷是最大贡献项。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对于企业中长贷的拉动作用最明显,基建中长贷增速也有良好表现。当前企业处在去库存阶段,短期信贷需求相应下滑。居民端受提前还贷潮影响,房贷面临收缩压力。此外居民消费倾向尚未完全释放,短期贷款出现同比少增。 新增社融增幅可观,高基数下存量增速有所回落。新增社融创历史第二高增幅,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9.4%,与高基数有关。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分项一是企业债券,今年1月在发行利率上升、信贷替代效应的影响,企业债融资同比少增。二是政府债券,今年政府债到期压力较大,对社融的拉动作用或有所退坡。三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受“票据新规”影响短期内或持续缩量。 M1增速大幅反弹,更多是春节错位对同比读数的扰动。1月M1增速较上月大幅提升3个百分点至6.7%,将M1增速拆分为两部分,一是M0贡献,代表居民取现需求。二是企业活期存款贡献,用于衡量企业资金活跃度。历史上看,两项指标在每年1月或2月均会出现大幅波动,主要由春节错位因素导致。企业资金活跃度是否有实质性改善,仍需进一步观察。M2增速升至12.6%,一方面或与资金涌入股市、推升非银存款有关。另一方面,居民储蓄意愿仍待松动、存款多增,企业贷款大规模投放下派生存款增多,较去年同比少减。 政策保驾护航下,经济动能有望继续复苏。今年经济向上,社融多增是重要基础。1月社融总量修复幅度有限,反映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结构上有喜有忧,总体符合我们此前“居民去杠杆,企业加杠杆补上居民端缺口,政府辅助发力”的判断。未来社融若进一步扩张,一方面源自经济内生动能修复,另一方面或需要政策的保驾护航,以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的延续性。我们预计政策有望继续宽松,关注央行潜在的信贷政策力度升级、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行、创设新型工具等。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推出不及预期,美欧经济衰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