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开源证券-固收专题:挖掘春节数据的隐含信息-230130

上传日期:2023-01-31 10:19:40 / 研报作者:陈曦张鑫楠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开源证券-固收专题:挖掘春节数据的隐含信息-230130.pdf
大小:77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开源证券-固收专题:挖掘春节数据的隐含信息-230130

开源证券-固收专题:挖掘春节数据的隐含信息-230130
文本预览:

《开源证券-固收专题:挖掘春节数据的隐含信息-23013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固收专题:挖掘春节数据的隐含信息-23013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固收专题:挖掘春节数据的隐含信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全口径”春运数据并未低于2019年。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春运数据中,以返程(春节假期的后三天)为例,2023年返程为1.3亿人次,仅为2019年的56%,是显著低于预期、低于2019年,但与各地的“人山车海”的感受不同。主要是因为春运人数统计仅仅是“公共交通”(公路是大巴等公共交通),而实际上春运的主力是—“自驾”。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表示,“预计自驾出行占比六成以上”、“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占交通总流量的比重,从1月7日的76%,持续提升至1月18日的88%。”经我们统计,2023年返程高峰,自驾占比约为79%,与交通运输部数据一致。因此,按照“公共交通+自驾”的春运全口径,2023年返程高峰为6.1亿人次(公共交通1.3亿+自驾4.8亿),2019年返程高峰为6.2亿人次(公共交通2.3亿+自驾3.9亿),2023年返程高峰为2019年的98%。另一个佐证是2023的迁徙指数远高于2019年,原因也在于迁徙指数反映的是自驾。   2.春节期间的消费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电影票房,一个是旅游。票房受影片质量、题材、票价、有影院城市的人口等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其指示经济的有效性并不好。更重要的是,票房数据占消费的比重较低,实际上起不到“见微知著”的效果。春节期间,票房收入在十亿量级(2023年67亿),而旅游收入是千亿量级(2023年3800亿)。所以,相对于电影票房,我们更关注旅游。   据文旅部,2023年旅游人次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多数分析是“旅游恢复,但较2019年仍有较大差距”。这是较为表面的结论,因为假如防疫优化后的首个节假日旅游收入就已经超过疫情前,那就没有必要再强调“稳增长”。将2020年以来所有假期旅游的人次恢复率和收入恢复率画到一张图上,可以得到:   (1)2023年春节,无论是人次还是收入,恢复情况均超过2022年的任何一个假期,甚至已经逼近2021年的高点。   (2)此次疫后恢复的斜率远远高于2020年。也就是说,这次所谓的“疤痕效应”要比2020年弱得多。   (3)这张图的走势,与经济,甚至股市有较为相似的趋势。将沪深300指数添加到图上后可以明显看出,在方向上的走势较为相似。而此次旅游人次恢复情况,比股市的涨幅要好得多。因此,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疤痕效应”或许较强,但居民的“疤痕效应”很微弱。   我们认为,市场可能低估了防疫优化的作用。很多人研究其他国家放开的经验,发现经济似乎没怎么恢复,但问题是我们需要对照防疫措施和中国较为相似的国家。我们认为,与中国防疫真正可比的只有越南,而越南2021年10月放开之后,经济恢复是极为迅速和明显的。   3.房地产数据不应该在春节解读。房地产成交在工作日高,而在周末、节假日低,每年春节的成交量都是当年的最低值(只有正常工作日的1/50),因此这个数据意义不大,甚至应该作为异常值被剔除。2023年春节假期的房地产成交量比2021-2022年低很多,其实表明返乡、旅游情况好。春节期间的房地产数据不需要关注,但2-3月的房地产销售,确实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4.对于资本市场而言,2023年是“反转之年”,因此看好收益于内需回升的转债。对于利率债,2023年机会是调整出来的,目前并未看到债市情绪恐慌,因此维持中性偏空。   风险提示:疫情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