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A股策略周报: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四:反转后的大势演绎-221204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如何看2023年的行业配置》、《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二:风格之辩》、《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三:迎接主题投资大年》中,我们分别就2023年的行业配置、风格特征和主题投资进行了分析。本期报告作为系列之四,我们将聚焦大势特征。 5月28日《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们经历的市场底》中,我们结合估值水平、宏观环境、结构运行等维度,提出了底部的判断框架和应对举措。5月以来,无论是底部位置,还是结构走势,亦或板块推荐,报告中提出的判断都逐步开始显性化。市场底领先经济底,但指数运行无法脱离实体经济。虽然当前市场反转的判断日益清晰,但展望2023年,反转之后的大势状态将如何呈现,本篇报告将结合经济对其展开分析。 2023年经济走势的推演 结合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的历史规律,综合2023年宏观推演,我们认为,一方面,节奏上,经济拐点或于2023Q1末附近出现;另一方面,弹性上,结合消费、出口和投资,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虽有修复,但改善幅度或较此有所收窄。 结合产出缺口看2023年经济节奏。结合历史规律,2023年Q1附近产出缺口或见拐点。具体来看,从每轮产出缺口历时来看,产出缺口从谷底走向峰顶,再走向下一轮周期的谷底,平均历时38个月。站在当前,本轮产出缺口周期开始于2020年3月,借鉴历史规律,我们初步推测,本轮下行周期的结束或于2023Q1末附近出现。值得注意是,逆周期管理的意义在经济运行中也不应忽视,我们也将结合宏观研判对其佐证,并将结合经济实际状态对其进行动态跟踪。 结合产出缺口看2023年经济弹性。结合经济三架马车(消费、出口以及投资),在“投资稳+消费弱复苏+出口放缓”的大概率假设下,尽管23Q1后经济有望开启复苏,但整体修复节奏相对偏弱,因此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拐点后呈缓慢爬坡概率较大。进一步下沉至A股企业盈利,我们以工业增加值同比、GDP同比、PPI同比以及出口同比拟合A股营收增速,以PPI同比以及季节因子拟合A股净利率,预计23年A股归母增速恢复至近11%,与2013年(14%)接近。 2023年大势特征的推演 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的周期性运行对A股走势有指引意义。结合产出缺口“趋势先抑后扬”和“波动幅度收窄”的大概率假设,我们认为,以上证指数为锚,2023年或呈现为窄幅震荡格局,且运行节奏和产出缺口呈现一定同步性。与此同时,结构上,预计风格主线体现为新兴产业突围,传统板块以波段和局部为主。 如何看12月的市场走势 展望12月,结合情绪面和政策面,我们认为Q4以来的行情仍在上涨窗口期。一方面,政策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一则地产政策强化,二则疫情防控优化。另一方面,情绪面,结合主动成交率和融资买入比,短期情绪修复且中期情绪平稳。而相较于短期更关键的是,当前处在中期维度的蓄势布局期,科创板引领新成长,恒生科技迎转折底,稳增长震荡企稳。 风险提示:周期运行的规律有效性大幅下降;经济上行超预期或经济修复低预期;地缘冲突超预期继而影响风险偏好。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A股策略周报: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四:反转后的大势演绎-221204(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A股策略周报: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四:反转后的大势演绎-221204(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A股策略周报: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四:反转后的大势演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如何看2023年的行业配置》、《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二:风格之辩》、《关于2023年的思考之三:迎接主题投资大年》中,我们分别就2023年的行业配置、风格特征和主题投资进行了分析。本期报告作为系列之四,我们将聚焦大势特征。 5月28日《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们经历的市场底》中,我们结合估值水平、宏观环境、结构运行等维度,提出了底部的判断框架和应对举措。5月以来,无论是底部位置,还是结构走势,亦或板块推荐,报告中提出的判断都逐步开始显性化。市场底领先经济底,但指数运行无法脱离实体经济。虽然当前市场反转的判断日益清晰,但展望2023年,反转之后的大势状态将如何呈现,本篇报告将结合经济对其展开分析。 2023年经济走势的推演 结合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的历史规律,综合2023年宏观推演,我们认为,一方面,节奏上,经济拐点或于2023Q1末附近出现;另一方面,弹性上,结合消费、出口和投资,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虽有修复,但改善幅度或较此有所收窄。 结合产出缺口看2023年经济节奏。结合历史规律,2023年Q1附近产出缺口或见拐点。具体来看,从每轮产出缺口历时来看,产出缺口从谷底走向峰顶,再走向下一轮周期的谷底,平均历时38个月。站在当前,本轮产出缺口周期开始于2020年3月,借鉴历史规律,我们初步推测,本轮下行周期的结束或于2023Q1末附近出现。值得注意是,逆周期管理的意义在经济运行中也不应忽视,我们也将结合宏观研判对其佐证,并将结合经济实际状态对其进行动态跟踪。 结合产出缺口看2023年经济弹性。结合经济三架马车(消费、出口以及投资),在“投资稳+消费弱复苏+出口放缓”的大概率假设下,尽管23Q1后经济有望开启复苏,但整体修复节奏相对偏弱,因此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拐点后呈缓慢爬坡概率较大。进一步下沉至A股企业盈利,我们以工业增加值同比、GDP同比、PPI同比以及出口同比拟合A股营收增速,以PPI同比以及季节因子拟合A股净利率,预计23年A股归母增速恢复至近11%,与2013年(14%)接近。 2023年大势特征的推演 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的周期性运行对A股走势有指引意义。结合产出缺口“趋势先抑后扬”和“波动幅度收窄”的大概率假设,我们认为,以上证指数为锚,2023年或呈现为窄幅震荡格局,且运行节奏和产出缺口呈现一定同步性。与此同时,结构上,预计风格主线体现为新兴产业突围,传统板块以波段和局部为主。 如何看12月的市场走势 展望12月,结合情绪面和政策面,我们认为Q4以来的行情仍在上涨窗口期。一方面,政策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一则地产政策强化,二则疫情防控优化。另一方面,情绪面,结合主动成交率和融资买入比,短期情绪修复且中期情绪平稳。而相较于短期更关键的是,当前处在中期维度的蓄势布局期,科创板引领新成长,恒生科技迎转折底,稳增长震荡企稳。 风险提示:周期运行的规律有效性大幅下降;经济上行超预期或经济修复低预期;地缘冲突超预期继而影响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