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中一科技-301150-加工费短期承压,静待产能释放与复合铜箔进展-221114

文本预览:
中一科技(301150) 核心观点 2022 年三季报公司盈利 8321 万元, 同比增长-10.04%。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1.01 亿(同比+37.97%) ; 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 亿(同比+7.86%) , 毛利率 21.27%, 净利率 14.56%; 对应 2022Q3 营收 6.94 亿(同比+23.11%, 环比-2.05%) , 归母净利润 0.83 亿(同比-10.04%,环比-28.68%) , Q3 毛利率 16.1%, 净利率 12%。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铜箔及标准铜箔业务。 锂电铜箔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 3C 电子产品用锂电池、 应急电源, 储能电池等。 标准铜箔是覆铜板、 印制电路板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印制电路板广泛应用于通讯、光电、 消费电子、 汽车、 航空航天领域。 铜价与加工费下行致使业绩短暂承压。 公司定价模式主要采用“铜价+加工费” 。 铜价方面, 长家有色铜价 Q3 价格中枢约为 5.8-5.9 万元/吨, 相较于 Q2 价格中枢 7 万元/吨, 单吨环比下滑超过 1 万元。 因此影响公司收入规模。 加工费方面, 我们估计 Q3 公司锂电铜箔加工费约 2.75 万元/吨, 相较于 Q2 环比下滑 0.2-0.3 万元/吨; 标准铜箔加工费约 1.7 万元/吨, 相较于 Q2 环比下滑 0.6 万元/吨。 公司出货量与产能稳步推进。 从中一科技产能规划来看, 2020 年底为 1.95万吨产能, 2021 年底达到 2.45 万吨, 随着公司产能投产, 预计 2022 年年底产能将达到 4.25 万吨, 云梦 1.3 万吨产能以及盐城 2.4 万吨产能将于 2023 年投产, 预计公司 2023 年年底产能将达到 7.95 万吨。 出货量方面, 我们估计 Q3 铜箔出货一共 8300 吨, 其中锂电铜箔约 5800 吨,标准铜箔 2500 吨, 我们预计 2022 年公司出货将达到 3.3 万吨, 2023 年为 5.3 万吨。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原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公司锂电铜箔、 标准铜箔业务产能快速释放, 且公司目前开辟新业务复合铜箔, 我们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成长,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1/5.27/6.3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5.1/31.4/20.8%, 摊薄 EPS 分别为 3.97/5.22/6.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6/13.4/11.1 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展开>>
收起<<
《国信证券-中一科技-301150-加工费短期承压,静待产能释放与复合铜箔进展-221114(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中一科技-301150-加工费短期承压,静待产能释放与复合铜箔进展-221114(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加工费短期承压,静待产能释放与复合铜箔进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中一科技(301150) 核心观点 2022 年三季报公司盈利 8321 万元, 同比增长-10.04%。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1.01 亿(同比+37.97%) ; 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 亿(同比+7.86%) , 毛利率 21.27%, 净利率 14.56%; 对应 2022Q3 营收 6.94 亿(同比+23.11%, 环比-2.05%) , 归母净利润 0.83 亿(同比-10.04%,环比-28.68%) , Q3 毛利率 16.1%, 净利率 12%。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铜箔及标准铜箔业务。 锂电铜箔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 3C 电子产品用锂电池、 应急电源, 储能电池等。 标准铜箔是覆铜板、 印制电路板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印制电路板广泛应用于通讯、光电、 消费电子、 汽车、 航空航天领域。 铜价与加工费下行致使业绩短暂承压。 公司定价模式主要采用“铜价+加工费” 。 铜价方面, 长家有色铜价 Q3 价格中枢约为 5.8-5.9 万元/吨, 相较于 Q2 价格中枢 7 万元/吨, 单吨环比下滑超过 1 万元。 因此影响公司收入规模。 加工费方面, 我们估计 Q3 公司锂电铜箔加工费约 2.75 万元/吨, 相较于 Q2 环比下滑 0.2-0.3 万元/吨; 标准铜箔加工费约 1.7 万元/吨, 相较于 Q2 环比下滑 0.6 万元/吨。 公司出货量与产能稳步推进。 从中一科技产能规划来看, 2020 年底为 1.95万吨产能, 2021 年底达到 2.45 万吨, 随着公司产能投产, 预计 2022 年年底产能将达到 4.25 万吨, 云梦 1.3 万吨产能以及盐城 2.4 万吨产能将于 2023 年投产, 预计公司 2023 年年底产能将达到 7.95 万吨。 出货量方面, 我们估计 Q3 铜箔出货一共 8300 吨, 其中锂电铜箔约 5800 吨,标准铜箔 2500 吨, 我们预计 2022 年公司出货将达到 3.3 万吨, 2023 年为 5.3 万吨。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原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公司锂电铜箔、 标准铜箔业务产能快速释放, 且公司目前开辟新业务复合铜箔, 我们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成长,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1/5.27/6.3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5.1/31.4/20.8%, 摊薄 EPS 分别为 3.97/5.22/6.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6/13.4/11.1 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